央广网西宁9月19日消息(记者贾海元)9月17日,“全国科普日”青海主场活动在西宁市启动。活动以“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助力科技自立自强”为主题,旨在让公众“走近”科学,共同营造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浓厚氛围。

“全国科普日”是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推进全民科学素质提升的重要举措。今年是全国科普日活动举办20周年,青海省突出价值引领、立足公众所需,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打造多级联动、广泛参与、永不落幕的系列科普活动, 已成为植根社会、深受公众喜爱并积极参与的品牌性公益活动。在助力生态文明、推动乡村振兴、服务创新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取得了显著社会效益。

今年的“全国科普日”青海活动于9月17日—10月10日集中开展,由“12345”系列科普活动组成,即:举办1场“全国科普日”青海主场活动,同步推进数字科技馆、“云上科普日”2个线上活动,开设生态科普、健康科普、应急科普3个主题活动分会场,开展省科技馆专项活动、第四届“中国飞天梦-科普万里行”、农技协科普专项活动等4项科普专项活动。实施市州、主办单位、科普阵地、企业科协、学会科普等5项联合行动。

编辑:汪晓青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