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内蒙古包头市白云鄂博矿区将结合地区实际,主要做好六个方面工作。

深化建设科技创新集聚区

突出企业主体地位。建立政府研发投入刚性增长机制,引导鼓励现有企业主动创新、大胆创新,大力培育引进科技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

提升创新平台质量。积极招引设立院士工作站、重点实验室、科技研发中心。积极融入全市科创平台、创新联合体建设。围绕稀土、氟化工、新能源和资源综合利用等重点产业,深入实施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机制创新。

抓好成果转化。加大与中科院、中国地质大学等院校院所合作,在转移转化和中试上下功夫,推动铌、钾、钪选别研究取得实质性突破。

强化人才支撑。完善引才、用才、留才政策建设,加大与驻包职业院校对接合作,通过定向培养、委托培养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引进急需紧缺人才。认真落实包头市《加强知识产权综合司法保护十条措施》,帮助科技研发人员积极申请科技金融产品,保障科技研发人员成果权益和收益。

全力以赴抓招商上项目

扩大有效投资。坚持“两新”导向,围绕资源综合利用、现代能源及新基建、文化旅游、现代服务及商贸物流产业方向,大力招商引资。

激发消费活力。大力培育限上企业,促进批零住餐、文旅娱乐等消费行业发展,实施消费扩容提质计划,策划开展好“周末”消费促进活动,鼓励发展夜市经济、电商经济。

全方位开放发展。积极发展泛口岸经济,建设国际资源加工物流园和零碳加工出口园,大力争取包头市跨境电商综试区政策支持,做强做大飞地经济双创园电商板块。

优化营商环境。全面落实放宽民营企业准入政策,完善好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政策。深入开展“五个大起底”行动,用好稀土产业入园大礼包政策,升级“网格+代办”服务模式。强化支撑保障。加快推进白云鄂博产业园智慧化、绿色化建设,积极推进引水入白、引气入白工程,实施道路管网及配套设施、标准化厂房、雨水收集、中水回用等“筑巢引凤”项目。大力推动包白铁路提速改造和国道210固白段一级公路建设。

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切实提升战略性资源供应保障能力。打造国家战略性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全力推进白云鄂博矿区深部探矿和外围矿产资源普查,加快推进东介格勒铁铌稀土矿规模化开采,加强稀土资源高效开发利用。

加快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大力发展稀土磁性、抗菌、储氢等新型材料,打造千亿级氟化工基地,全力推进分散式氢能一体化、源网荷储项目建成投产。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打造农业和文化生态旅游融合发展的新业态,办好奇石文化节、消夏文化节,打造准四星级旅游酒店,积极发展现代物流业,加快发展金融服务、研发设计、节能环保等现代服务业。

深化建设智慧宜人精品城区

高水平建好城市。全力做好国土空间规划和城市规划设计修编,精准实施城市有机更新,打造特色街区、口袋公园、健身乐园等。

精细化治理城市。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城市治理“一网通管”,提升环卫工作水平,布局新能源汽车充换电网和加氢站。

市场化经营城市。积极引入具备实力的城市综合运营商、公共服务专业性企业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运营。

着力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全力稳就业促增收。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统筹推进各类重点群体就业,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持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和创建活动,打造民族团结示范区。

全面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进健康白云建设,织密织牢社会保障网,加快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

坚决维护社会大局稳定。筑牢国家安全人民防线,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积极应对疫情防控新形势,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和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能力,切实维护生产安全、食品药品安全,坚决防范遏制各类事故发生。

努力建设绿色零碳示范区

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深化扬尘治理,加强固体废物和新污染物治理,深化落实林长制、河湖长制,以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加强生态修复和治理。深入推进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持续推进绿色矿山建设,不断提高生态“含金量”和发展“含绿量”。

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有计划分步骤推进碳达峰,优化全社会用能结构,探索打造零碳白云。

实施全面节约战略。强化节约集约刚性制度约束,提高水、土地、矿产等资源利用效率和综合效益。(张鑫)

编辑:王秋蕾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