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宁波2月5日消息(记者 刘欣莹 通讯员 陈光曙 史蓓琪)2月4日晚上是正月十四夜,也是宁波象山石浦镇一年一度的“十四夜”特色元宵民俗活动日。当日晚上,石浦渔港张灯结彩,鞭炮齐鸣,焰火齐放,各色鱼灯把整个石浦的夜晚装扮得流光溢彩。

民俗队伍大巡游(央广网记者 刘欣莹 摄)

18时左右,记者看到在石浦海峡广场已是人山人海,众人都在翘首以盼“万人踩街”民俗巡游队伍的到来。18时30分左右,由象山渔鼓队、昌国龙灯队、东门鱼灯队、延昌小学马灯队、石浦细十番乐队、传统抬阁队伍等组成的17支队伍浩浩荡荡出发,一路敲锣打鼓汇集到镇中心地带,尽情表演。

队伍分别沿着延昌小学、渔港中路、海峡广场、金山路、半岛酒店路口等石浦古城的重要街道和地标巡游,全程4.1公里。所到之处,一片欢腾,数万群众热情高涨,纷纷拿起手机争相记录美好。

民俗队伍大巡游(央广网记者 刘欣莹 摄)

“早就听闻石浦‘十四夜’的精彩,今天特地带着家人来感受一下,真是不虚此行,给孩子的寒假画上圆满的句号。”来自宁波余姚的市民张先生告诉记者,他们早就来了,趁着这次元宵机会在石浦镇体验了一回周末深度游。

在当晚的石浦渔港古城里,灯光璀璨,同样精彩。关帝庙内好戏连台,将古城人文、生活、民俗编排成石浦特色民俗展演,为游客朋友们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演绎,还有小萌娃们身穿汉服,头戴虎头帽,提着DIY的兔灯穿梭在古城小巷,门口的元宵夜市更是点燃了小镇的烟火气。

石浦渔港古城(央广网发 俞莉 摄)

石浦的元宵节非常独特,过十四,不过十五,不吃元宵,而是吃“糊粒”,这一习俗来源于明代嘉靖年间沿海抗倭寇时发生的一段故事。传说,明嘉靖年间,某年正月十四,戚继光的军队因为抗击倭寇,伙夫来不及做饭,就匆忙把切好的各种小菜一起倒进锅里,加上米粥、薯粉,做成"糊粒",既当饭又当菜。将士们吃饱后抗倭杀敌,大获全胜。从此,象山及周边地区就将正月十四定为元宵节。同时,每逢正月十四,家家户户都要吃“糊粒”以示纪念。

象山有一句民谚:“要睏冬至夜,要吃三十夜,要嬉十四夜”,“十四夜”就是指象山特有的元宵习俗,过十四不过十五,尤以石浦地区为盛。过元宵、吃糊粒、石浦踩街、观演出、赏民俗、猜灯谜等都是象山十四夜的特色。

据悉,这种习俗一直流传至今,已沿袭成为一种民俗活动。石浦十四夜习俗形成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如今,该地区的特色民俗,是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新的演绎,旨在为市民游客度过欢乐、喜庆、祥和、热烈的元宵佳节。

编辑:俞烨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