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南某中学举行高考冲刺百日誓师大会,一名高三女生作为学生代表因激情澎湃的发言遭受网暴。目前,微博平台已对87个相关违规账号予以阶段性禁言的处置,当地教育局、网信和公安部门已经介入,并对网暴女孩和在校学生进行了心理疏导。

谁能想到,一个高中生在高考冲刺誓师大会上慷慨激昂的励志发言,竟然也会成为网暴者进行网暴行径的“口实”。回看近期接连发生的网暴案例,无论是24岁杭州女孩郑灵华,还是网红“管管”,他们最终都因不堪网暴压力而走上人生不归路。这些悲剧再次引发了网友和公众对这一网络“毒瘤”的深刻反思:当个体遭遇网络暴力的时候,难道就只能被动地遭受伤害吗?

对于受害者,当遭受网络暴力时,首先应做好自我保护和心理预判。网暴是不分对象、没有标准、无差别的,有时“键盘侠”就是为了抨击而抨击,这并不是当事人的行为造成的问题,无需感到内疚自责。如果自身难以承受,可以及时向家人、朋友求救,或主动寻求专业的心理疏导,而不是一个人沉浸在负面情绪里,被焦虑和恐惧所裹挟。同时,身边的人也要多关注当事人的情绪,既重视心理上的引导,也注意对当事人安全的看护。必要时受害者更应拿出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及时取证、索偿、追责,让网暴者付出应有的代价。

除了做好自我保护,同时也需要外界为受害者构筑一道保护屏障。在上述高三学生被网暴事件中,相关平台、当地教育局、网信和公安部门都及时出手,最大限度减少了外界声音对学生的干扰,对那些潜在的网暴者产生了震慑作用。为遏制和打击网络暴力,2022年,中央网信办发布了《关于切实加强网络暴力治理的通知》,围绕建立健全网暴预警预防机制、强化网暴当事人保护、严防网暴信息传播,对施暴者依法从严处置处罚等角度,提出了明确要求。近年来,中央网信办通过开展“清朗”系列等专项行动,整治网络暴力取得一定成效。

预防和遏制网络暴力,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一套治理“组合拳”。面对网络暴力治理认定难、取证难、治理周期长等问题,可以应用新的技术手段,对涉及网暴的关键词进行甄别和拦截,对被认定涉嫌网暴的账号进行从严处罚。涉及违法犯罪的,相关部门要依法追究法律责任,不给网暴者留下侥幸的余地。对于广大网友,要有边界意识,任何网络言论都要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序良俗。只有打好“组合拳”,构筑好“保护墙”,才能让网络生态日渐清朗,让受害者得到应有的尊重和保护。(央广网特约评论员 苑广阔)

编辑:曹宇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