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网友发帖称,自己在得物App上购物,收到商品后认为有问题,于是拍摄视频准备联系平台,不料收到手机提示“得物App删除了视频”。对此,得物回应表示,删除的是占用用户手机空间的临时缓存文件。

对此,网友们不禁产生了疑问:哪怕是占用手机内存的“缓存文件”“垃圾信息”,App就可以不经用户同意自行删除吗?与被删除的内容相比,删除操作本身更为关键、也更让人细思极恐。更何况,App真的是出于“为用户着想”才删除文件的吗?显然,得物的回应仍难平息质疑。

和未经允许访问用户相册、通讯录、位置等隐私信息一样,App擅自删除用户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的行为,已经不是第一次被曝光了。或许被删除的“缓存信息”确实不直接关系到用户隐私等严肃问题,删除后也未必会引发严重后果,但背后的本质问题都是一些App的过度索权、强制索权、任性索权。必须承认的是,平台口中所说的“缓存信息”仍属于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监管的灰色地带——这也令一些App以此为挡箭牌来逃避责任。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压缩平台钻空子、打擦边球的空间,是必要之策。

今年10月,工信部就违规推送弹窗信息、App过度索取权限等问题要求多款App进行整改,这也给其它App敲响了警钟。平台务必要明白的一个基本道理是:用户的使用体验、权益保护,是平台能否长远发展的决定因素。对于那些违法违规、耍滑头的App们,用户会用实际行动表态。相关平台务必要严格落实整改,加强自查自纠,严守法律底线,否则等待他们的只有市场的抛弃和法律的制裁。(央广网特约评论员 之心)

编辑:李岸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