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日,在“双11”购物节活动当天,“波司登先涨后降仅便宜0.28元”引发网友关注。

从9月份等到“双11”,消费者望穿秋水,最终等来的却是便宜0.28元的价格。对此,波司登回应:“不超过吊牌价都合理”。很显然,这又是一个“先涨价后降价”的老把戏。

每逢“双11”等购物节,消费者摩拳擦掌期待能够“价格抄底”,以实惠的价格买到心仪的商品。但是,一些店家既想迎合消费者心理预期,又不想压缩自己的利润,于是采取了“先涨价后降价”的方式制造降价假象,让消费者浪费了大把时间和精力,最终“抢了个寂寞”。这是一种典型的不诚信行为,不仅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也伤害电商行业健康的市场生态。

“消费狂欢节”,诚信不能打折。去年“双11”前夕,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曾下发《关于规范“双十一”网络促销经营活动的工作提示》指出,禁止采取“先提价后打折”、虚构原价、不履行价格承诺等违法方式开展促销,杜绝虚假宣传,妥善化解网络消费纠纷。就在今年“双11”前夕,中国消费者协会也发布消费提示,提醒广大消费者科学理性按需消费,防范商家促销套路,加强自身维权意识,谨防各类电信诈骗。

但是,防范“先涨价后降价”,光有提醒还远远不够。对此,广大消费者在网购时要算好账,理性选择,以免“掉坑”。监管部门要及时跟进,畅通消费者投诉举报渠道,提高价格欺诈违法成本,切实维护好消费者合法权益。电商平台要加强对入驻商家的管理,建立健全集中促销期间价格监控机制,督促商家诚信经营。商家、品牌也应看到,“多真诚少套路”才能真正赢得消费者信任,诚信的“双11”方可行稳致远。(央广网特约评论员 胡辉)

编辑:李岸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