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郡县治则天下安,县域兴则国家强。中国各地县域以实干笃定前行,不断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来之不易的成绩单、备受期许的新征程。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为立体展现中国县域贯彻新发展理念、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动实践,感受新时代壮美中国、活力县域的蓬勃气象,央广网特别策划推出《大宏图·“县”在启航》系列主题报道,33个地方频道100多名记者走县域、看发展、探变化,沉浸式解读中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韧性密码”,与您共同分享中国式现代化的县域图景。

央广网沈阳4月24日消息 “我小时候风沙大,前脚刚种完花生,后脚风就给刮走了。那时春天得种四五回地才能打点儿粮。现在不一样了,一次就丰收!”眼下,辽宁省康平县的农民们正忙着春耕,护林员孙洪山对今年的收成信心十足。

孙洪山所在的康平县海洲乡,60年前还是一片贫瘠的沙地。如今,在万亩松林的守护下,海洲乡已成为花生之乡,特色品种“四粒红”闻名全国。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和阐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指明了实现发展和保护协同共生的新路径。2022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最能给老百姓带来获得感,环境改善了,老百姓体会也最深。

康平城区与卧龙湖相接(央广网发 康平县融媒中心供图)

从省级贫困县到国家生态县,康平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建设成果日渐凸显,绿色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康平百姓们既是其中参与者,也是受益者。

“万亩松”的角色变化:从“提水机”变身“碳汇”

康平地处科尔沁沙地南缘风口之中。新中国成立初期,康平沙化土地面积高达240万亩。

“小时候家里窗户经常得拿盖帘挡上,搬大石头挤住。就这样还总是压不住,有时风大盖帘被吹走,得追出去半里地,才能踩住盖帘,捡回来。”孙洪山回忆说。

孙洪山(左)和同事在巡护松林(央广网发 李子平 摄)

康平从1964年开始在海洲乡栽种“万亩松”林带。2001年起,康平启动“128”辽蒙阻沙带工程,筑起长128公里、宽1公里的“绿色长城”,将康平境内40余个风口尽数堵住,形成了沈阳乃至辽宁的第一道生态屏障。林进沙退,面积巨大的松林横亘在沙海边缘,在卫星地图上也能清晰看见。

受益于万亩松林,海洲乡的花生种植户们再也不担心种子被吹跑,花生亩产也增加近一倍。“以前打井浇花生,可费劲了,现在往下挖个四五米就能见水。为啥?有树有草,把地下水位都‘提’起来了。”孙洪山说。

康平松林这道“绿色长城”也成了每年吸引成千上万游客的网红打卡地,甚至还立起一排推介其他康平景点的广告牌。其中就包括位于康平与内蒙古甘旗卡镇交界处的金沙滩国家级沙漠公园,在那里,被挡住的沙丘化身旅游观光地。

“万亩松”已形成绿色长廊(央广网发 张立彦 摄)

万亩松东南十公里外的王平房村,曾是康平最大的风口。这里,还有一片更加年轻的“万亩松”——2012年,康平县里启动了“新万亩松”工程,剑指王平房风口。

在幼树植下后,王平房村民李海就成为了一名护林员。在李海值守防护林8年后,其儿子李洪威也加入进来,父子俩一起防火、补植、除虫。今年李海已经73岁,仍然坚持每天都到山上看看。李海说,他最喜欢在雨后的清晨到林子里转转,因为湿润空气里的青草味儿和松针味儿格外清新。

森林年年长,万亩又万亩。在几代人的守护下,康平目前森林保有量达78.3万亩,沙化土地面积从240万亩减少到不足80万亩。到2025年,康平县将再植树8万亩,届时森林覆盖率将达到29.3%。

固沙后发展林果业,让丰收变成常事(央广网发 戴思宇 摄)

肆虐的沙被降服,强劲的风也没有浪费。康平是全国风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此前风电并网发电装机容量已达80万千瓦,今年正新建100万千瓦风电项目,年底风电装机容量将达到180万千瓦,位列辽宁全省县域第一。总投资102亿元的风光火储一体化基地项目也已开工建设,该项目优先利用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同时发挥煤电调节性能,适度配置储能设施,将使康平地区的能源得到更加有效利用,促进降碳减排。

统筹风能资源开发利用的同时,康平在推进森林生态价值转换、实现“双碳”目标上也在进行探索。目前,康平第一单78万亩森林碳汇产品,已面向国内外挂牌交易,年收益将达2500万元。下一步,康平还将开发“湿地碳汇”,不断提升生态产品变现能力。

万鸟翔集见证:卧龙湖保护案例“露脸”联合国

从新旧万亩松南行20余公里,是康平抵御风沙进攻的又一屏障——卧龙湖自然保护区。保护区于2001年设立,湿地面积66平方公里,总面积超过100平方公里。

“白额雁5只、大白鹭17只、苍鹭150只、豆雁5000只、鸭类15000只……总量是21种24688只。”4月18日,卧龙湖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资源管理和科研宣教部副部长逄瑜,向记者“晒”出了她观测到的鸟类数量。

夕阳下的卧龙湖(央广网发 康平县委宣传部供图)

较早前,逄瑜还观测到多批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包括青头潜鸭、丹顶鹤、东方白鹳等。

沙地边缘,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珍稀鸟类?

逄瑜说,卧龙湖自然保护区位于全球八大候鸟迁徙通道之一的东亚-澳大利亚通道之上,为候鸟提供了充足的食物和适宜的环境。目前保护区内有各类水鸟238种,每年在此停歇的候鸟总量近400万只,单日最高观测记录超过15万只。

“白鹤全球现在也只有4000多只,在卧龙湖我们单日最高观测记录是3311只。”逄瑜介绍。

在长焦镜头里,10余只白鹤如同深具灵性的舞者,于浅滩处闲庭信步,静看云起。而在更远处的水面上,大量的鸟儿觅食、起舞,甚至不时形成一道道数百米宽的“鸟浪”。

逄瑜(中)和团队成员在进行观测(央广网发 李子平 摄)

除了聘请逄瑜等一批专业人士进行科学监测外,卧龙湖自然保护区还组建了40人的巡护队伍,配上了无人机,24小时不间断巡逻。2022年,保护区启用新的生态环境监测系统——8个日间摄像头可以进行3公里的远程实时缩放,而同样数量的夜间红外摄像头,则可以对不速之客进行跟踪、报警。

当然,这些摄像头更多的是观察保护鸟类。“如果发现有鸟儿离群36小时以上,我们就要启动候鸟救助三级响应预警了。”卧龙湖自然保护区巡护员齐向阳说。不过,近年来他们启动预警的次数并不多,“周边村民现在都自发地保护这些鸟了,发现有鸟受伤,都会先给我们打电话”。

除了保护之外,人们还想尽办法扩大鸟儿们的“餐厅”——增加浅水湿地面积和扁秆藨草(其块茎是鸟类食物)生长面积。2016年恢复的“L”形堤坝,通过进出水调控,在湖区南部形成了2300公顷的浅水型湿地。

卧龙湖湿地,悠闲的鸟儿(央广网发 戴思宇 摄)

“水太少食物就少,水太深又不利于鸟儿觅食,所以0.2~1.5米的水深正好。”逄瑜说,浅水里蓬勃生长的扁秆藨草和一直延伸到天际的香蒲、芦苇,成为鹤类、雁鸭类等迁徙候鸟的主要食物来源。

多年来,围绕卧龙湖保护,康平实施了引辽济湖工程,建立了长效补水机制,保证了鸟类栖息地和湿地的生态安全。同时,制定为期5年的 《卧龙湖水环境质量改善方案》,推进综合整治工作和湖区生态治理示范工程,湖区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得到了全面完善。

经过20多年的努力,2022年,卧龙湖湿地生物多样化保护工作被评为全国40个具有示范价值的优秀案例之一,并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上展演。

卧龙湖大辽文化冬捕节吸引诸多游客(央广网发 刘晓放 摄)

如今的卧龙湖自然保护区,一年四季皆风景:春可观鸟踏青,夏游赏荷垂钓,秋览长空落日,冬看捺钵冬捕。其中,卧龙湖大辽文化冬捕节已经成功举办了8届。在康平策划的6条精品旅游线路中,卧龙湖自然保护区就撑起了其中5条,成为康平发展全域绿色经济的最重要一环。

从“卧龙湖”到“卧龙湖自然保护区”,多出的5个字,释放出来的是巨大的生态红利。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而来,在这里流连忘返。

青龙湾的“种树狂人”:保护才是最大的开发

开发8年只建一个小门房的旅游项目,却不是烂尾工程——因为,这里多了10万棵树!

康平东南部郝官屯镇的青龙湾,是东西辽河交汇后第一个大型河湾,面积160多公顷。春风吹拂中,数万棵杞柳抽芽吐绿,生机勃勃。

辽河第一湾——青龙湾鸟瞰(央广网发 戴思宇 摄)

但多年前,这里还是荒凉的河叉子,杞柳也没有几棵。那时,由于过度放牧,植被破坏,加上河水的冲刷,土壤沙化严重。

2011年开始,康平全面推进辽河康平段的治理保护,实施退耕封育工程。一开始,部分村民保护意识还不够强,还是会来青龙湾割草、放牧、打柴。这样的场景让来此摄影的杨海涛很是痛心,于是他申请:开发青龙湾景区。

虽说是“开发”,但从2015年直到8年后的现在,青龙湾里的建筑也仅有一个简易的门楼和一座值班门房,没有售票处。“钱都拿来种树了。”杨海涛说,让青龙湾活起来,绝不是铺满项目、盖满建筑,“保护才是最大的开发”。

村民们也提高了保护意识,已经很少有人到树林里放牧了。

杨海涛与青龙湾,是康平卧龙湖生态区和辽河生态带、辽宁内蒙古边界阻沙带、沈康高速示范带“一湖三带”生态产业建设的一个缩影。康平把辽河治理保护作为全县重点工作加以推进,目前辽河康平段完成了全域围封,6万亩河滩地已经全部恢复自然生态,辽河康平生态廊道全线贯通。

杨海涛下水清理堵塞的水管(央广网发 戴思宇 摄)

“青龙湾的草恢复得非常好,并且有一个特点——夏天长势旺盛时也没不过脚踝,最适合露营撒欢。”杨海涛说。这些年他植树超过10万棵,让青龙湾成为沈阳、铁岭等地户外爱好者的免费打卡地。人们来此不仅可欣赏青龙湾的绿色生态景观,也可以到附近采摘中药龙葵的浆果、品尝地道的农家菜。

“生态保护,既要保护好资源和环境,还要让老百姓有收入。这样才能长久。”杨海涛认为,“环境好了,人来了,我们的项目做起来,也会带动周边百姓增收”。

和杨海涛持有同样看法的,还有白音纳地蒙满风情农业生态园负责人陈璐。陈璐选择在康平巴尔虎山下建设一座集生态观光、采摘休闲、歌舞表演等项目为一体的风情生态园,目的是让到康平的游客“留上一晚”。

巴尔虎山是近年来康平推出的又一生态旅游目的地。在这座沈阳最高峰,康平西关屯乡通过多年的植树造林、退耕还林、修建水库,让山中层林茂密,溪水淙淙,形成了不可多得的“超级氧吧”。

巴尔虎山远眺(央广网发 戴思宇 摄)

“生态园建成后,还将为周边村民提供一批工作岗位,我们还欢迎村民们来生态园摆摊。”陈璐说,“白音纳地”是蒙古语“福地”的意思,“生态不断向好的康平,就是我们的福地”。

近年来,康平始终把绿色发展作为一条不可逾越的“生命线”,对于谋划发展的182个项目,其中“第一标准”就是看“是否符合绿色发展要求”。像青龙湾这样的诸多项目,都是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

将“生态立县”作为第一发展战略的康平,正在多措并举,持续探索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径与方式,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之路上大步向前。

【百家读城】

 

绿水青山 天下康平

□詹德华

在辽宁省所辖的县区中,康平县的历史算不上悠久,但从清光绪六年(1880年)设县以来,也有一百多年的岁月氤氲。

向上追溯,在康平县郝官屯乡小塔子村东那座千年佛塔下,曾是辽代所设的祺州(庆云县)。祺州与庆云州县同治,延续了四百余年。康平境内辽金时期的遗址、遗迹多达174处,沙金台乡张家窑林场的辽墓群,更是以发掘出来的丰富文物,让人遥想康平这片沃土,当年鸡犬相闻、城郭相望的繁荣景象。

历史的尘烟,淹没了祺州辽金两代的繁华,康平的绿水青山依旧。沈阳人常把康平与法库两县连在一起,称“康法”。横亘于两县之间的辽代圣山巴尔虎山的99座山峰,拱卫出沈阳的第一高度。这里山高险峻、地貌雄奇、层峦叠嶂、草木葱茏,更因厚重的辽文化,让康平在“四省通衢”这重要区位优势之外,有了“大辽故里”的美誉。

每一年的冬天,冰封的卧龙湖上,延续千年的辽代渔猎文化冬捕节,在冰天雪地之中,演绎古老的契丹王室春捺钵冬捕祭祀活动场面。一幅鱼跃人欢的图景,展现的是物阜民丰的时代图景。

早春三月的卧龙湖是另一种景色。北国的春寒料峭,阻挡不住候鸟北归的身影,冰雪尚未完全消融,在辽宁最大的平原淡水湖上方,已是万鸟翔集。每一年的春天,这片湿地,飞舞栖息的候鸟以百万计,全世界一半以上的白鹤,要在这里留下倩影。卧龙湖湿地不仅仅给鸟儿提供充足的食物和适宜的环境,还为广阔的辽宁中部城市群,建立起一道有效的绿色生态屏障。

康平是个神奇的地方,这里地处科尔沁沙漠南缘,有着沈阳市唯一的国家级沙漠公园。同时又依靠人工努力,在沙漠边缘大面积造林,用万亩松林击退了黄沙漫漫,形成了青山绿水、绿廊金沙的神奇景观。

八百多年前,金代文学家、授提点辽东路刑狱王寂巡按辽东各部时,在庆云县,将随从在市场购买的两条活着的开河鱼送到辽河放生,并写下了一首生态环保诗——《庆云得双鱼命持送于辽河之中流戏作小诗以祝之》:

我哀濡呴辍晨馐,持送东城纵急流。

此去更饥须闭口,莫贪香饵弄沉钩。

一首小诗,或许让人找到了如今康平人积极维护生物多样性、对生态平衡爱护的原因:有了绿水青山,才有这天下的康乐太平。

(作者系辽海文化学者、辽宁省散文学会常务理事)

总策划:张军 于锋

总监制:伍刚

统筹:陶玉德

记者:李子平

编审:李红笛 安琪

视频:贾璐声

编辑:李子平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