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以来,病患激增,病情危重,吉大一院处于十万火急的艰难时刻!

紧急关头,为了全力救治新冠感染患者,吉大一院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升级“3+X”大急诊收治模式,全院所有资源,打破科室界限,实行动态均衡管理,调动一切能用上的空间、人力、设备来救治患者,把所有的床位资源、设备、药品、人员统筹起来,哪里有需要,就集中火力支援哪里,使物尽其用、病有所医,打造特殊时期“全院大急诊”。

“3+X”模式被全新诠释

“3”即畅通3个绿色通道:急诊内科、外科、儿科全力保障危急重症患者救治。

“X”是从空间上扩展收治能力,即实行“全院一张床”:打破科室壁垒,根据患者病情,将收治科室分为三个梯队:第一梯队——ICU、RICU、EICU、CCU、NCU、NSICU,收治危重型患者;第二梯队——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感染症科、高压氧科、老年病科、干部病房、急诊外科综合病房,收治重症患者;第三梯队——全院内科、外科在保证急症、肿瘤等患者正常救治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抽调40余个科室床位,收治普通型伴重型高危因素患者。

各个梯队的支援床位由医务部统一调配,医务部以“一对多”对接临床科室,“一对一”对接收患者,并对床位使用进行监管。实施急诊留观抢救“一天清零收治”,确保急诊留观室、抢救室不能压床,所有危急重症患者、脆弱人群在24小时内收治到相应的科室、病房,把急诊资源留给下一拨需要的人。

12月末开始,由医务部接管急诊内科抢救室、留观室,统筹急诊外科、急诊儿科和全院预留公共床位,简化优化就诊流程,规范病毒性肺炎入院流程,推行新冠救治扁平化管理。每天早晨实行早交班制度,解决急诊出现的各类问题。每天下午急诊会诊,确保危急重症患者及时得到有效救治。

开放发热门诊和定点院区

2022年12月社会面防疫政策调整后,最先面临冲击和挑战的是发热门诊和定点院区。12月初,发热门诊上升,日最高就诊量340余人次,全月接诊患者近5000人次。

继年初将吉大一院乐群院区作为新冠救治定点医院后,院区第二次整体腾空、全面消杀、全员培训,本阶段累计救治患者980余人次,直至2023年1月3日正式复诊,完成历史使命。

急诊超负荷运转

12月中旬,老年群体、有基础病群体、孕妇、儿童等脆弱群体中的新冠重症开始出现,诊疗压力逐渐向急诊、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重症科传导。急诊开始超负荷运行状态,医护人员、吸氧设备、床位都极度紧张,“一床难求”困境出现。很多患者自带床铺来急诊看病,候诊的队伍一眼望不到头,带病上岗的医护人员面临着体力和耐力的双重考验。

2022年12月以来,急诊患者数量激增,全月就诊人数3.25万余人次,日均就诊突破1800余人次。患者中有不少带有基础疾病的老人,就诊时就已经出现明显的呼吸困难,血氧、血压和心率等值不达标,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情况,新冠病毒检测结果多为阳性。

新冠感染致使大批医护人员“倒下”,减员严重。坚守在岗的医护人员也同样是新冠症状齐全,忍受着煎熬。

医生、护士,医学生、住培生、临时工,甚至是退休的老医生、老护士全都各尽所能。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缺人、缺设备、缺床!每一天,急诊都在“告急”。

动态调整释放救治潜力

病来如山倒,吉大一院只能“见招拆招”。

面对陡增的急诊需求,全院全员紧急备战,根据不同病区患者接诊数的实际情况,将急诊儿科和急诊内科病区进行了调换和改造,随着急诊量增大,又将急诊儿科搬到门诊2楼儿科区域,重新设计了就诊路线,原区域改造为急诊留观区域。扩大了急诊内科的收容空间,尽全力扩充保障急诊抢救室、留观室的床位。

为了实现“应收尽收”,医院第一时间将急诊患者分流到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ICU科、老年病科、干部病房等科室,发挥这些学科救治新冠患者的专科优势,提高新冠阳性危重症患者的救治效率和质量。

随着救治压力的增加,这些支援科室也陷入了“两难境地”,在科室减员严重的情况下,一方面要腾出床位支援急诊危急重症救治,另一方面要全力以赴优化诊疗方案、提高床位周转率、确保在院患者诊疗质量。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ICU科持续有患者行ECMO、上血滤、呼吸机、经鼻高流量等,医护人员分身乏术,压力倍增。

伴随使用呼吸机、经鼻高流量以及氧疗人数的增多,医院氧气使用满负荷,医疗带氧源无法满足正常的诊疗运转,为保障患者的救治,后勤工作部简化流程,开启“一站式”服务,只需拨打电话,医疗带改造、运送氧气筒、匹配安装相应呼吸机迅速到位。

多批梯队持续支援

急诊的第一批“援兵”是风尘仆仆的援疆医疗队和援长春市传染病医院医疗队。这批2022年下半年逆行出征的英雄,再次闻令而动,迅速补充到急诊的医护队伍当中。与此同时,护理部第一时间启动应急调配预案,一支由副护士长、护理骨干、新入职在编护士组成的100余名护理应急梯队有效缓解了急诊护理人力短缺。

医护人员一边工作、一边陆续“病倒”,急诊患者的人数和医护力量出现反差。很快,在院党委的组织和号召下,医务部组织全院各科室医生,尤其是留院三年内的青年医生89人,分批组建突击队,相继支援急诊、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高压氧科、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增加了急诊等科室的战斗力。

教学部也在首批高聘预留院(B岗)的优秀青年医生中组织61人分批次补充到急诊内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ICU科、感染症科、老年病科等科室,为全院救治工作全力以赴。

会诊专家组靠前指导

为提高抽调床位收治感染患者的科室对新冠感染的诊治能力,吉大一院从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急诊内科、ICU科、感染症科、小儿呼吸科、神经内科、心内科抽调15位具有丰富抗疫救治经验的专家,组成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会诊专家组。

会诊专家组成员对全院各科室疗区进行“分区分管、精准指导”,负责分管区域内新冠感染患者的查房、会诊,提供治疗方案,并对科室其他医护人员进行标准化救治指导。会诊专家组还根据一线救治情况,集中沟通、高效协调,全力保障全院各科室的新冠感染救治相关设备需求和急会诊需求。

标准化培训和硬核设备实时跟进

同时,吉大一院相继召开多场与新冠感染救治相关的培训会,及时发布《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治方案》,从新冠感染诊断、分型、高危因素、诊疗建议等多个角度提供专业指导。12月末,在社会面感染加剧、医疗资源紧张的关键时刻,为促进各紧密型合作医院新冠感染救治工作的标准化、精细化和同质化开展,吉大一院组织召开了紧密型合作医院新冠感染救治联合培训会,彰显区域医疗中心的社会担当。

诸如呼吸机、血滤机等“硬核”设备是临床一线救治患者必不可少的“武器”。医院由医务部统筹协调,资产管理部提供各科室设备数据,采购供应部根据应急需求紧急采购呼吸机、高流量氧疗仪等设备,护理部及各科室护士长积极配合,在保障科室正常诊疗秩序的基础上,最大限度的借出设备供应新冠病毒感染患者的救治。

目前,医务部根据各科室仪器设备数量及使用情况,分两批次、从40余个科室紧急筹备协调有创呼吸机、无创呼吸机、高流量氧疗仪、监护仪、CRRT等240余台专业设备,作为全院救治的资源分配到各梯队中,确保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线下临床云端医院全面优化

医院出台了相关诊疗方案,并对于目前短缺药品的使用进行规范及同质化的指导,并对药品供应、储备等工作进行统一调度。药品供应部在药品数量和种类上分析研判、动态调整,保障临床药品供应,针对高危、重症患者的急抢救药品做好储备工作,对于解热镇痛类、抗病毒类、止咳化痰类等指南推荐的、现阶段较为短缺的新冠防治用药,通盘调整、积极协调,最大程度调取货源,满足临床需求。

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为了让更多的患者免受病毒侵扰,吉大一院全面优化互联网医院功能,组织医护在互联网医院出诊。并且开通了在线免费药师咨询、病历清单邮寄、药品邮寄等在线服务。

2022年12月份,吉大一院互联网医院网络问诊量近5万人次,其中发热患者5000余人次,接诊量比较大的科室包括感染症科、产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儿科、药学等,极大地满足了百姓的问诊需求,缓解了就诊压力。

在吉大一院人心目中,“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不再只是一句口号,而是成为每一名医护工作人员日常工作中内化于一举一动中的信念,在这场全社会的抗击疫情斗争中勇敢地挺立着、坚守着!(张学龙)

编辑:郭东隅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