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月11日消息(记者李硕)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交易实况》报道,最近,广西“小砂糖橘”东北游学等话题火遍全网。为了感谢当地对“小砂糖橘”的热心接待,广西赠送将近200吨砂糖橘等水果作为答谢,黑龙江又准备了10万盒蔓越莓“回礼”,随后两地持续互动。
这种“新玩法”为文旅产业发展带来哪些新思路?经济之声《财经态度》采访了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教授马晓龙。
从“自己搭台唱自己的戏”到“自己搭台唱别人的戏”
马晓龙认为,“南北跨区域”旅游火热的本质还是文旅搭台、产业唱戏。不同的是,以前的文旅搭台是唱自己产业的戏,而现在通过区域合作的方式,一个地方文旅搭台能够唱别的地方的戏,充分调动跨区域的资源要素,在更大的区域间开展交流合作,从而实现产业融合发展。
互补性和独特性才能带来“化学反应”
马晓龙认为,文旅产业要实现跨区域合作,首先要有较强互补性。比如南方游客想到东北看雪,东北游客喜欢南方的温暖湿润,双方各自都有独有的资源和产品。以需求为基础,有针对性地提供定制化产品和服务,同时加上地方政府的统筹和协调,汇聚各方力量提供支撑,才能带来最终的“化学反应”。
打造特色品牌,拓展差异化产品和服务
如何让这种“网红”效应变成“长红”?马晓龙表示,要依托现有的流量,用心打造品牌、挖掘更多地方特色,继续通过短视频等方式进行品牌传播。同时要针对差异化需求提供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还要强化监管,严控市场秩序,让游客身处异地也能有认同感和归属感。针对“小砂糖橘”研学游这种新模式,出台专门的服务标准和规范也很重要,黑龙江已经发布实施了《冰雪研学旅行服务规范》。冰雪旅游虽有一定的季节性,但从整个北方市场来看,仍有巨大开发潜力,哪里能做得更好,关键还是看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