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月23日消息(记者吕红桥)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环球新财讯》报道,春节期间,全国各地多个重点项目一直在抢工期、保进度,随处可见一片繁忙的建设景象。建设者们在寒冷的冬日里挥洒汗水,推动我国在基础设施建设、制造业、社会民生等领域的投资结出硕果。

 

当北京市民春节期间合家团聚时,在这座城市的东部,地下40米深处是另一番景象。庞大的盾构机发出轰鸣声,以肉眼几乎不可见的速度,缓慢向前推进。300多名建设者在盾构机内操作机器、拼装管片,在他们身后,长长的隧道延展开来,成为时间和汗水的刻度。这是北京的东六环改造工程,也是国内在建最大、最长的城市地下公路盾构隧道。

项目四标段总工吕计瑞说:“春节正好赶在盾构机下穿我们第二个河道,也就是北运河。这两天盾构机的刀盘切口刚进水面正下方,所以春节盾构机会一直在北运河河底下穿行。为了保证河道的安全,还有施工本身的安全,我们要确保连续施工不停工。”

从公路、铁路、机场、港口这些传统基础设施,到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这些新型基础设施,春节期间,全国各地的基建施工现场都有忙碌的身影。这是最平凡的坚守,也是最温情的守护。用国家发改委固定资产投资司司长罗国三的话说,基建投资既利当前、又利长远。“短期来看,基础设施投资稳定增长对扩大国内需求,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具有重要作用;长期来看,一批既利当前、又利长远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开工建设,为增强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制造业被人称为实体经济的“发动机”,春节期间,不少制造业投资项目也没有停工。在盐城蜂联创业空间科技产业园,面积多达40万平方米的建筑进入冲刺建设阶段。这个产业园聚焦新能源和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准备打造正负极材料、电解液材料、锂电池设备等全产业链园区。300多名工人目前正在给厂房做内部装修,这些过年不回家的人让项目负责人韩正龙对工程按时完工有了信心。

韩正龙介绍:“项目工期仅有6个月左右,十分紧张。为了保证工程的如期竣工,春节期间,项目部380多名管理人员及工人主动留下来坚守,目前机电管线正在紧锣密鼓地安装,预计今年5月份竣工。”

在教育、养老、医疗卫生等多个社会民生领域,也有大量建设者留在民心工程一线,度过别样春节。他们的付出正为我国补齐社会民生领域的发展短板。2022年,我国社会领域投资增长10.9%,其中卫生投资增长27.3%,教育投资增长5.4%。

“社会民生领域投资快速增长,带动社会民生领域项目建设,能够有效改善民生福祉,推动解决一些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切实提升群众获得感、满足感、安全感。”罗国三说。

编辑:杜静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