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建设水乡公园城市、全国纺织服装产业基地、全省电子信息产业配套基地、全省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全省文旅融合体验基地……10月15日召开的天门市委九届八次全体会议提出,全面落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系统部署,对标湖北支点建设的“五个功能定位”,找准“天门坐标”,以建设“一城四基地”为支撑,加快建设四化同步发展示范区。

据介绍,天门的城市建设经历了“因河而生”“逐水而居”“跨河发展”“城湖共生”四个阶段,形成了棋盘式、井字型的城市肌理,形成了以河湖为单元的空间布局结构,形成了以“两河两带”“四湖四园”为主体的城市公园体系。

该市明确提出,要以建设全国第一批现代水网先导区、全国深化农业用水权改革试点市和全国现代化灌区建设试点市为契机,发挥城区“四湖六水”自然禀赋优势,巩固国家园林城市创建成果,着力塑造城水相融、古今辉映、充满活力、宜居宜业的水乡公园城市风貌,实现生产生活生态的有机融合。

纺织服装是天门的“根植性”产业,现已形成棉纺、化纤纺、服装加工、服装电商、纺织机械制造等产业链条,近三年服装电商交易额实现从70亿元到200亿元再到400亿元的增长,今年可突破500亿元。该市提出,发挥流通优势,大力发展跨境电商,建好中国(天门)服装电商城、化纤纺织产业园、白马电商原创基地等专业化园区,打造纺织服装千亿级产业,建成全国有影响力的服装物流集散地,加快建设中国服装电商名城。

该市还提出,建设全省电子信息产业配套基地,主动融入全省光电子信息优势产业集群,深入实施强“芯”亮“屏”工程,补链武汉光电子信息产业,与武汉国家存储器基地、光谷集成电路产业园等形成协作配套,打造全省芯片封装测试基地、新型显示配套产业基地;

建设全省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发挥天门农业大市、产粮大市的优势,聚焦“稳粮、扩油、优菜”,壮大优质稻米、绿色蔬菜、健康畜禽、特色水产四大产业链,依托江汉平原粮食物流产业园,打造全省粮食物流节点城市;发挥华中地区蔬菜集散基地作用,建成全国有影响力的蔬菜集散中心,服务全省建设国家优质农产品生产区;

建设全省文旅融合体验基地,用好石家河文化、陆羽茶文化、状元文化、侨乡文化四张文化名片,加快文旅融合发展,推进旅游标准化建设。建好石家河文化景区、陆羽茶文化景区,规划建设华侨城、状元府等地方特色文旅项目,擦亮“文明之源、茶旅圣地、生态水乡、美丽田园”文旅品牌,打造省内“周末游”目的地。(记者肖杨、通讯员刘银斌)

编辑:赵玲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