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焦作3月31日消息(记者 王勇生)3月29日,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在河南省孟州市槐树乡龙台村的中药材初加工厂区,工人们正在紧张有序地对刚刚完成初加工的熟地黄进行分拣、包装。
工人们对蒸制后的地黄进行筛选(央广网记者 王勇生 摄)
这个投资400余万元的现代化中药材加工基地,自2023年8月投产以来,仅用了9个月就实现销售额1200万元,带动480人次就业增收,更推动全乡中药材种植规模从3000亩增至7000亩。
“当初听说要建加工厂,很多村民都直摇头。”村党支部书记郝永喜回忆道。2022年,虽然争取到了174万元的乡村振兴衔接资金,但235万元的社会资金缺口让项目一度陷入困境。
为了打消村民顾虑,郝永喜带着30多名村民代表,先后赴洛阳、武陟、温县等地考察学习。
经过7次村民夜谈会,16户村民终于以土地、资金入股的方式参与进来。在乡贤郝国平(洛阳一家药企负责人)的技术支持下,仅用5个月就建成了标准化加工基地。
随着产业链的延伸,2024年,槐树乡又投入280万元建设饮片厂,预计投产后年产值将突破1.3亿元。目前,全乡已形成“基地种植+初加工+品牌营销”的完整产业链,培育新型经营主体12家,开发药膳、养生茶等衍生产品,电商销售额占比提升至35%。
“我们正在打造从种苗繁育到健康文旅的全产业链,计划在乡农业服务中心开展‘田间课堂’,每年培训药农300余人次。”槐树乡党委书记李小明说道,下一步将着力打造“怀药之乡”地理名片,建设中药材主题研学基地,让传统产业焕发现代生机。
编辑:郝振青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