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石家庄2月6日消息(记者卜岩)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元宵佳节,喜上眉梢。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元夕,是春节后第一个重要的节日。元宵节素有吃元宵、赏花灯、猜灯谜、舞龙舞狮、踩高跷等习俗,虽然各地风俗不一,但都寄托了人们对团圆美好生活地向往和期待,其文化内涵和社会价值也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2008年6月,元宵节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河北又有哪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元宵节有关呢,我们一起来了解非遗里的元宵节。

扭起来,元宵节井陉拉花来了

井陉拉花是一项古老的舞蹈,通常在元宵节演出,有关“拉花”称谓的说法有很多,一说拉花是在拉运牡丹花过程中形成的舞蹈,故称“拉花”;又说“拉花”是在逃荒中形成的舞蹈,“拉花”即“拉荒”的谐音;还说因舞蹈中的女主角叫“拉花”而取名拉花。

井陉拉花(央广网见习记者王伟倩 摄)

井陉拉花历史悠久,起源于明清时期,源于民间节日、庙会、庆典、拜神之时的街头广场花会,是当地一种特有的民间艺术形式,也是井陉人民最喜爱的民间舞蹈,素有“井陉拉花遍地扭”的俗语。2006年5月,井陉拉花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井陉拉花的音乐既有河北吹歌的韵味,又有民歌、民间曲牌和戏曲曲牌的音调,还不乏浓厚的寺庙音乐和宫廷音乐的色彩,它古朴典雅、清爽动听、深沉美妙、刚健稳重,与拉花舞蹈的沉稳、含蓄、刚健、豪迈风格交相辉映,乐舞融合,浑然一体。现代的井陉拉花既保持了传统风格,又有鲜明的时代气息,阵容庞大、气势恢宏。

井陉拉花以“拧肩”“翻腕”“扭臂”“吸腿”“撤脚”等动作为主要舞蹈动律,以“花瓶”“花伞”“彩扇”“霸王鞭”“太平板”等为主要表演道具,其道具各有象征寓意,伞象征风调雨顺;包袱象征丰衣足食;太平板象征四季太平;霸王鞭象征文治武功;花瓶则象征平安美满等,形成刚柔并济、粗犷含蓄的艺术风格。

传承数百年的井陉拉花如今正以崭新的姿态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力,这朵绽放的小花香飘世界,它先后代表河北精品艺术参加在日本鸟取县举行的国际文化交流活动和美国旧金山华人艺术节,向世界人民展示和传播中华传统民俗文化的艺术风采。

武安傩戏——中国傩文化的活化石

傩戏又称傩堂戏、端公戏,是在民间祭祀仪式基础上吸取民间戏曲而形成的一种戏曲形式。河北武安市的固义镇,每年的正月十五,这里都要举行傩戏表演,其中的“捉黄鬼”,是傩戏的高潮。黄鬼捉到后在村民挥舞棍棒和呐喊声中,沿街示众,然后经判官判决,押到刑场斩掉,场面热烈,十分壮观,这是武安傩戏的重要组成部分。武安傩戏被称为“中国傩文化的活化石”,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武安傩戏(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从武安傩戏的规模、阵容和角色来看,有宋代宫廷大傩的遗风。武安傩戏内容丰富,娱神娱人节目多样,有队戏、赛戏、竹马等。傩戏面具角色原始古朴,固义傩戏中使用的面具达三四十个,最初的面具是由树皮雕刻而成,今人多用纸糊。表演者头戴面具和饰冠,身穿熊皮,手执戈盾,称为“方相”,或由12个人朱发画衣,手执数尺长麻鞭,甩动作响,并高呼各种专吃恶鬼、猛兽之名,称作“十二舞神”,舞时有鼓乐伴奏。

“元宵佳节喜新春,妆文扮武逐灾瘟。扬盾执戈行傩礼,五谷丰登贺太平。”这是武安固义傩戏《捉黄鬼》的一段唱词,言简意赅,却也是武安傩戏的演出目的和其文化核心所在。固义村傩戏是集祭祀、队戏、赛戏和多种民间艺术形式于一起的民间传统文化复合体。演出活动既有对人们进行孝道等伦理道德教化的作用,又表现了农耕社会的人们祈盼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和社会安宁的美好愿望。

近年来,武安市冶陶镇固义村演出的傩戏《捉黄鬼》和武安市邑城镇白府村《捉死鬼》,以其恢宏的气势,神秘的色彩,丰富的内容,引起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极大关注,改变了以往“长江以北无公认戏”的断言。

武安傩戏的存在为研究中国仪式戏剧的发生和发展,提供了实证资料,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武安傩戏演出中的特殊角色——掌竹,是我国宋金杂剧引戏人“竹竿子”在当今的遗存。武安傩戏完整地再现了中国仪式戏剧发展衍变中的四种形态。

非遗“花桌”抬起来

每年的正月十五,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县临洺关镇及其周围各村便挑起自己精心装饰的花桌,吹吹打打地抬上街比试,成为元宵节一道靓丽的风景。2008年,永年抬花桌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据记载,隋末秦王李世民在临洺关西五里处之娄山驻军,与在永年称王的窦建德对阵打仗,后李世民取胜,并在唐朝开创了贞观盛世,李世民命尉迟敬德在临洺关造观音阁,民间大庆,结花插桌,锣鼓开道。之后,抬花桌便延续了下来,成为民间欢庆丰年、节典盛庆不可缺少的重要文化活动。永年抬花桌自此开始兴始于唐代初期,在明清时期渐渐流行。

永年抬花桌融民间工艺制作、抬舞、吹奏、打击于一体,是一种带有鲜明燕赵地域文化特色的民间舞蹈样式,为祈祷五谷丰登。每逢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由当地的“清乐会”精心装饰各具特色的六乘花桌,每个花桌由八人抬着,向镇中心的观音阁出游汇聚,表演风趣、滑稽、技艺高超而别具风采,深受群众喜爱。现今的仪式花桌的装点逐步丰富,更吸收了不少现代的工艺,更呈现着红火和繁荣的景象。

花桌一般重达两百余斤,以独特的传统工艺制作而成。类似八仙桌的桌子上遍插各类花卉,形成高拱造型,由8人或16人抬着在原地舞动或花步行走。一个完整的花桌队伍,一般要有40-50人组成,一人扶杆,呼唤口号,进行指挥。花桌以鼓吹乐队前导,唢呐吹奏乐曲伴随抬舞者前行,常奏的曲目有《霸王鞭》《小木碗》《扯不断》等。抬花桌时以前后搓步、八字步、花步、秧歌步、抖肩换肩等多种舞步行进,最大的讲究是“人动杆不动”,行走过程中鼓乐声喧,花枝飞舞,众人动作整齐协调,场面十分壮观。如果有两个花桌队伍迎面相遇,他们就互不相让,吹唢呐的歌手就在此进行吹歌比赛,看谁吹得好、吹得响、吹得曲子多,这种场景最是好看。

抬花桌作为一项传统文化活动代代相传,留存至今,在流传过程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完善,从祭桌、插桌、抬桌到最后的拆桌、封桌,有一套约定的仪式流程,形式完整,蕴含着百姓追求人间太平和美好的传统文化情怀。

文化有传承,非遗闹元宵。非遗文化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蕴涵着丰富的文化信息,这些深厚的特色文化遗产浸润着一代代燕赵儿女的风俗智趣,让我们在非遗文化中感受浓厚的特色民俗,品味文化传承之美。

编辑:王伟倩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