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承德10月26日消息(记者王伟倩)“小朋友,你觉得什么行为是不文明上网?”“网上骂人不行,骗人也不行。”“上网的时候有人问你家庭住址要不要告诉他呀?”“不能说。”……

近日,在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人民法院的“童伴法官”课堂上,法官们和留守儿童一问一答,引导孩子们科学、文明、安全、合理地使用网络,从培养网络法治意识到提高网络使用能力,从安全上网保护自己到文明上网守护他人,顺利地完成了一堂又一堂的法治互动课。这样的课堂,目前已经覆盖了滦平县10个留守儿童的公益服务站。

滦平县“童伴法官”法治宣传系列活动现场(央广网记者 王伟倩 摄)

守在“云端” 法官成“童伴”

赵一法官在法院系统工作了十几年,她是“童伴法官”的发起者。据她介绍,承德市滦平县属于“八山一水一分田”的浅山区,很多家庭为了改变经济上的窘境,父母进城务工,儿童留守在家。因为不能陪伴孩子,越来越多的父母选择为远在故乡的孩子配备手机、电脑,利用工作之余进行“云陪伴”。可在这份温情的背后也同时隐藏着网络空间的诱惑、负面信息的包围和网络犯罪的隐患,对未成年人来说,这些都是隐匿的不安全因素。

于是,滦平县人民法院专门打造了“童伴法官”行动,为未成年人守护“云端”,定期开展针对孩子的法治教育活动,其中相当一部分都是与网络安全、网络法治问题有关。

为了让孩子们能及时联系到自己,法官们还公布了自己的联系方式,在村子设置了公示牌。

除了定期的教育活动,滦平县法院还和共青团、村委会、民政部门保持着密切联系,通过选聘的“童伴妈妈”时时关注着留守儿童的上网情况、生理状况、心理状况、行为习惯,并且号召留守儿童守望相助,做彼此的“童伴小伙伴”。

“童伴法官”在给碾子沟村的孩子们上课(央广网记者 王伟倩 摄)

网络普法课 亲子共学“网络保护”

10月24日,《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发布,该条例将于2024年1月1日起实施。《条例》是我国出台的第一部专门性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综合立法,旨在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网络环境,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也就是在同一天,滦平法院的微信公众号刚刚更新了第三期“童伴法官对你说”网络普法课。滦平法院通过这一平台,将法律知识搬到网络上,让远在他乡的父母可以和孩子们共上一堂法治课。

在网络普法课上,“童伴法官”以“法与爱”为线索,将未成年人保护法中的网络保护专章法律知识进行拆解,为父母和孩子讲解了网络安全知识,以及如何培养孩子绿色上网、文明上网的良好习惯。

三期网络普法课堂下来,点击量一直在增加,越来越多的父母开始规范自身,文明使用网络,言传身教间,法院与家庭共同为孩子们打造高质量的“云陪伴”。

孩子们参与“模拟法庭”(央广网记者 王伟倩 摄)

切断“网络沉迷” 开设趣味小游戏

近日,“童伴法官”们又前往长山峪镇为留守儿童送去新的充气骰子,这是滦平法院为孩子们设计的法律知识飞行棋中的小道具。

除此之外,滦平县法院还根据不同年龄阶段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点提供了相应的法治教育服务,例如,带5至10周岁的孩子玩法律知识飞行棋,做法治小实验;陪11至14周岁的孩子参加法治辩论会,模拟庭审;为15至18周岁的青少年讲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实践,开展模拟会议活动。

孩子们参与“模拟法庭”(央广网记者 王伟倩 摄)

“防止青少年沉迷网络不能只靠简单的限制,切割他们与网络的关系,还要提供五彩斑斓的课余生活,培养丰富多彩的兴趣爱好,为他们开阔眼界、陶冶情操、提高素质。这是让未成年人远离网络的好举措,也是滦平法院孜孜不倦的追求。”“童伴法官”路子亮说,开设这些线下趣味小游戏的出发点,就是希望从根本上减少青少年的网络依赖,让青少年能够健康成长。

编辑:王艺霖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