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由广东省预防医学会主办的2022年岭南科学论坛系列活动广东公共卫生论坛在广州举行,中华预防医学会副会长梁晓峰、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张文宏、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党委书记张周斌等专家围绕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及应对措施在线上线下展开探讨。

专家认为,当前疫情正从大流行向季节性、地方性流行过渡,应大力推进疫苗接种,尤其是尽快提升60岁以上老年人疫苗全程接种率。

新冠病毒变异趋向稳定

新冠病毒会继续变异吗?毒性会不会再次变强?对于公众普遍关注的这一话题,张文宏说,最近一年新冠病毒所有变异体都集中在奥密克戎家族内,说明病毒变异到今天已趋向稳定,产生传播力更强的病毒越来越困难。

张文宏表示,在新冠病毒不断变异、毒力大幅降低,且人群疫苗接种到达一定水平后,我国及时优化完善疫情防控措施,将逐步走出疫情。“广东的疫情防控一直走在全国前面,在这波疫情的应对中也起到了非常好的示范作用。”

对于疫情的走势,张文宏说,接下来感染的峰值会很高,但疫情是趋于可控的,当前正处于从大流行到地方性、季节性流行的转换期。在他看来,普遍的疫苗接种和更多人群的感染形成的混合免疫,已被证明对奥密克戎有极强的防控作用。“在这样的转换期内突然发生一次大的变异、使疫情回到最初阶段的概率非常低。虽然不排除可能有跳出奥密克戎家族的其他变异株出现,但人体的免疫力对新的变异将继续发挥作用,使新冠彻底成为季节性传染病。”

不过,张文宏同时提醒,虽然疫情整体上表现为致病性趋弱,但我们必须为极端情况下的疾病危害以及医疗资源缺乏做好准备。

而针对当前新冠病毒传播速度快、波及范围广给部分群众造成的心理恐慌,张周斌表示,要继续加强健康科普。“新冠疫情不仅是一个公共卫生问题,还是一个社会问题,需要有关部门乃至全社会的共同关注。”

应尽快提升老年人疫苗全程接种率

关于如何做好下一步的疫情防控,不少专家提到了加强疫苗接种的重要性。

梁晓峰表示,一般来说,个人在感染新冠病毒后短时间内(至少半年)不需要再接种疫苗,当前应继续推进未感染人群尤其是老年群体的疫苗接种。

他提出了目前疫情防控的三个关键点,除加强疫苗接种外,还要持续推动“削峰”(即压制高峰),“这就要求每个人继续坚持勤洗手、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等防控措施,感染后尽量居家休息治疗,避免户外活动,尤其要避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他说,此外,医疗机构要做好应对措施,轻症和无症状感染者不要前往医院,减少医护人员压力。

梁晓峰还提醒,春节前后随着大规模人群返乡过年,应特别关注农村地区疫情发展。“农村老人防护意识较弱,医疗条件相对薄弱,医疗机构、个人均应早做准备,重点仍然是要加强老年人疫苗接种。”

张文宏在发言中提出疫情防控的四点建议:首先是各种非药物公共卫生(NPI)措施,“在保障社会基本活动的同时压低第一波疫情的曲线,保证顺利应对后续几波疫情,促进整个社会逐步恢复开放。”其次是加强药物、疫苗等医疗资源的储备,他建议,应尽快根据各省市摸底的高危人群基数完成药物储备,届时若能对100%高危患者覆盖抗病毒药物,就能够有效降低具有高危风险人群的重症率。同时,还应尽快提升60岁以上老年人疫苗全程接种率至90%。

张文宏同时认为,应当建立完善三级分级诊疗体系,社区街道行政体系要与社区卫生中心联动,对无症状及轻症患者实施居家康复诊疗管理,发热门诊筛查需要转移至定点医院的高危人群,即时转诊救治。此外,要关注非新冠患者的医疗需求,重点关注重症/危重症患者的ICU床位数是否充足,保障透析、肿瘤化疗及孕妇等需要定期医疗就诊患者的救治。

南方日报记者 卞德龙 陈伊纯

编辑:黄璐璐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