摊开粤港澳大湾区地图,东莞市这座国际“制造业名城”处于几何中心。当前,东莞正在高质量发展新赛道上阔步迈进。护航高质量发展道路上,法院该如何作为?日前,东莞市第一人民法院紧紧围绕“公正与效率”主题,坚持能动履职、善意文明执行,狠抓提质增效,以高质量执行工作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保障和促进产业科技创新,以司法之力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东莞实践”。

“双视角” 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

“多亏法院为我们着想,解决了后顾之忧,接下来我们准备大干一场。”日前,面对案后回访的东莞第一法院法官陈彦辰,东莞市某五金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胡某一扫愁容,干劲十足。今年,他的公司接下了大订单,产值有望再创新高。

可在2023年,这家企业还面临着资金被冻结、无法开工的情况。“我们想扩大产能,增加了设备,工艺调整后的数量就与原有的环评上有些出入。”据胡某介绍,该公司已经经营了十多年,主要客户包括国内外知名通讯产品制造商,年产值曾达2000万元。去年,公司花了近百万元增设生产线,但由于对环保审批政策不熟悉,在设备布局上“抢跑”,被东莞市生态环境局“逮了个正着”。

因涉嫌未批先建、未验先投,生态环境部门依法对其处以含滞纳金总计162万元的罚款,并向东莞第一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公司账户被立即冻结。 这让胡某傻了眼。公司资金大部分都投入了生产,200多名员工衣食住行都在工厂里,账户被冻结后,连工资都开不出来,企业将面临关门的困境。

陈彦辰正准备办理划扣手续,一个电话打了过来。“罚款我们肯定交,能不能申请晚点分期给,账户里的钱是准备给工人发工资的,要是工资没着落、工人跑了,订单赶不出来,巨额罚金我们更承受不起啊……”电话里,胡某火急火燎地解释道。

一个案子,背后就是一家企业,更是一批工人和一个个家庭。挂了电话,陈彦辰决定到企业走访一趟。经过调查发现,涉案企业拥有合法经营执照,且信誉良好,增设生产设备是为了产业升级,没有实质性污染环境。为审慎执行,陈彦辰向领导汇报了调查情况,在案件研讨过程中,还发现有不少同类的案件,且都不同程度地收到企业关于资金压力大、要求分期或暂缓执行的诉求。经过研判,东莞第一法院决定采取“善意”的执行措施,拉企业一把。

随后,东莞第一法院立即启动了“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协调配合、协同处置”的府院联动解纷机制,与市环境局、市司法局等部门召开多轮协调磋商会,最终促成相关部门对类案达成分类执行处置、刚柔并济执法等助企发展意见。

“现在对你公司的设备进行查封,但是允许设备继续生产……”不久后,法院依法对五金科技公司部分生产设备进行“活查封”。五金科技公司的账户顺利解冻,生产没有因此停滞。随着订单的增多,各条生产线开足马力,机器轰鸣依旧。

东莞的传统手工业正在逐步升级为先进制造业,转型过程中难免会出现“阵痛”。东莞第一法院执行局局长刘晓宇介绍,近段时间,有257家中小微企业及经营者被处罚,部分案件已经进入执行程序。针对这类企业的需求,法院构建助企安商的“善执体系”,善用“活封活扣”、执行和解等措施,切实保障各方权益,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执行一个案件、救活一个企业、带动一个行业。今年1月18日,东莞第一法院从激励企业主动履行和保障经营发展的“双视角”,向东莞市生态环境局发出司法建议,提出加强执源治理、分期履行、激励被执行人自动履行等建议。

对此,东莞市生态环境局积极回应,协同法院采取措施推动纠纷案结事了,一是对经济困难且有履行意愿的被执行人,积极促进和解分期履行,目前共计促成了执行和解案件27件;二是推进实施包容审慎执法相关政策,优化执法措施助其纾困,配套不同比例的减免档次,激励被执行人主动履行罚款义务。

“拓空间” 助推产业园转型升级

“在法院去年强制执行移交经营权后,新运营方顺利投入整顿园区的安全隐患、收费名目、配套服务,吸引了更多高效益、低耗能的中小企业进驻园区,让我们这些制造业租户不仅降低了经营成本,还获得了更好的创业环境!”在茶山镇的某工业园里,租户黄先生如是说道。

作为“世界工厂”,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东莞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同时,也进入了土地开发的极限时期。如何改造和升级老旧空间,承载新动能、招引大项目,加快推进现代产业园区建设,成为东莞的一道必答题。

茶山镇某工业园这起案件,是申请执行人东莞某实业公司与被执行人黄某的租赁合同纠纷,根据生效判决,被执行人应自行撤离并返还占地约7万平方米的产业园。

“在执行过程中,经法院多次传唤和上门送达传票,黄某仍故意躲匿拒不配合执行,且继续私下收租,拒绝交付产业园,其行为严重妨碍执行,也给园区租户造成了困扰。”经调查研判,执行法官刘伟华果断对黄某作出罚款决定书,并组织开展强制搬迁行动。

为妥善执行该案件,法院联动属地公安机关、综治维稳、医院等单位派员到场协助,并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到场监督、见证执行。通过加大强制执行力度,最终产业园得以顺利交付给申请执行人。

“新运营方进驻后,通过改造园区提升档次转型升级,腾出的空间帮助当地引进效益更高、代表先进产业的一批企业。”东莞某实业公司负责人唐先生表示,现在园区的服务跟着升级,也让企业享受到更好更优的服务。

近年来,东莞第一法院出台执行案件助企发展指引,深入推进东莞“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建设,与公安机关、综治维稳等政府相关部门建立府院联动机制,进一步加强了执行和解、变更财产保全措施和强化拘留、罚款、移送追究拒执刑事责任等措施,及时、高效盘活辖区存量土地和厂房等资源。

2023年至今,东莞第一法院执结涉土地、厂房案件112件,共释放土地、厂房面积超150万平方米,助力土地、厂房等高效流转再利用,为东莞高质量发展释放更多空间效能。

“智能力” 深化执源治理

“请在手机登录诉讼服务微信小程序查收电子罚金单,扫描二维码即可缴纳罚金!”东莞第一法院执行局的工作人员在电话里指引李某。这是该院深化“微改革”创新推出的刑事涉财产执行“判后督促‘码’上缴款机制”,为当事人缴纳罚金提供了便利。

两年前,李某因贩卖国家机关证件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五个月,并处罚金5000元。刑满释放后,李某决定洗心革面,做个遵纪守法的公民。此前法院判处的5000元罚金尚未缴纳,她身处贵州,前往东莞不但要花费一笔费用,而且极为不便。

2023年11月2日,李某打来电话咨询是否有便捷的缴款方式。按照工作人员提示,李某登录“东莞一法诉讼服务”小程序,进入“刑事罚金单申请”界面,向法院提交了申请。工作人员在后台审核有关资料,确认无误后生成电子罚金单,并通过电子短信通知李某。第二天,李某点开电子罚金单扫码完成了缴款。“没想到这么便利,这下不用专门跑东莞一趟了。”缴完罚金后,李某也松了口气。

据介绍,东莞第一法院的这项“判后督促‘码’上缴款机制”入选了2023年“全国法院优秀执行创新机制”。2023年,已通过该机制发放罚金缴纳方式提示4835份,1133名被告人通过“码上缴款”方式实现足不出户即可缴款,主动缴纳罚金946.24万元。

此外,东莞第一法院为深入推进执源治理工作,构建了执行事务中心,对信用卡、小额贷款等案件推广“判后督促、执前催收、执前和解”机制,源头甄别和减少无财产案件进入执行程序,依托执行事务中心实现执行案件多元化解和繁简分流,前置事务集约工作于立案前,结案用时同比缩短4.32天。

执源治理成效初显,但执行质效如何全方位、深层次提升?东莞第一法院也开启探索之路:

对内全市首创“521”案管体系、长期未结案件“警戒线”等机制,开发“财产处置流程管理系统”“微信扫码辅助办案系统”“智慧送达”“AI智能客服系统”等信息化技术,对案件节点、财产处置等进度实行全程监督预警,以信息化抓手助推办案效率提档换速;

对外开拓“法院+”联动机制,聚合社会力量筑牢源头、综合治理执行难格局,并联合市律协、莞商会、基层网格员、异地法院等建立了多元解纷、查人找物及异地互助机制,联合市环保局常态化打击生态违法犯罪守护绿美东莞,与市人社局构建执行直通机制根治欠薪顽疾。

编辑:林海生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