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会人员参观毛主席批语之乡教育基地(央广网记者 龚雯 摄)

央广网漳州9月21日消息(记者龚雯) 9月20日至21日,福建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互观互检活动在漳州市华安县举办。来自福建各地的民宗系统干部、业务科骨干、重点民族乡村负责人等共同深入华安县实地观摩、考察学习和座谈交流。

与会人员了解先锋村红色文化(央广网记者 龚雯 摄)

与会人员先后走进仙都镇先锋村、大地村以及新圩镇官畲村,了解当地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在“毛主席批语之乡”先锋村,与会人员参观了毛主席批语之乡教育基地与侨史馆,了解当地红色文化和“四对比、五算账”群众路线工作法;走进大地村,与会人员听取高山族特色村寨的建设情况,并与高山族群众进行了文化交流与民俗互动,高山族拉手舞、陀螺表演等生动展现了优秀民族文化的魅力。

与会人员深入华安县实地观摩、考察学习和座谈交流(央广网记者 龚雯 摄)

20日晚举办的华仙茶都“石榴籽同心直播间暨民族产业展”上,“客家巫氏医药”“六神经络”国家级非遗项目及“闽东畲族传统服饰制作技艺”“畲家婚俗”等省级非遗项目展位引人注目。与会人员立体地感受到华安县食品工业、茶叶产业与农特产品的发展现状,并体验了丰富的文旅项目。

华仙茶都“石榴籽同心直播间暨民族产业展”(央广网记者 龚雯 摄)

通过实地观摩、听取讲解与查阅档案资料,与会人员普遍表示,对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如何深化内涵、丰富形式、创新方法及其思路举措有了新的学习感悟。

经过考察后,与会人员于21日在官畲村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主题开展经验交流会,泉州市民宗局、华安县民宗局、福安市坂中乡、福州台江区后洲街道、福建三明学院等代表作了典型经验介绍。

福建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互观互检活动经验交流会(央广网记者 龚雯 摄)

福建省民族宗教厅副厅长宋哩表示,要紧紧围绕“四个与共”“五个认同”,在有形有感有效中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注重发挥思想文化引领,在增进中华文化认同中建设各民族共同家园;要坚持输血与造血并重,加大双向开放、双向开发力度,在推动民族乡村振兴中促进各民族共同富裕;要积极顺应大流动、大融居的趋势,在深化交往交流交融中实现各民族共同进步;要坚决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在坚持法治思维、法治方式中推动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通过互观互检、交流互动,与会人员一致认为,要继续抓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坚持思想文化引领,不断做优做强民族宗教工作;要牢牢把握重点项目建设的有力契机,科学规划、合理安排,以项目建设促发展;要深入挖掘自有资源,结合本地特色,在推动民族文化传承和加快特色产业培育工作上做文章,全面实现乡村振兴。

与会人员在华安县仙都镇大地村(央广网记者 龚雯 摄

据了解,华安县是闽南畲族文化的重要据点,是开展对台文化交流的前沿和重要基地。近年来,华安县充分挖掘民族文化资源,积极探索“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旅游+文创”模式,着力打造对台交往交流交融的特色品牌,在抓发展、惠民生、促和谐中有力地促进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

编辑:罗晓英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