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中国-太平洋岛国海洋防灾减灾合作研讨会在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召开(央广网记者 龚雯 摄)
央广网平潭11月9日消息(记者龚雯)“太平洋岛国是一个综合体,海洋为太平洋岛国的发展提供了广袤的资源,但海洋灾害对太平洋岛国经济发展也造成了诸多挑战。”所罗门群岛环境部副部长兼代理常秘卡尔·厄居·库珀11月8日出席中国-太平洋岛国海洋防灾减灾合作研讨会。他表示,希望同中国和各岛屿国家加强合作,推动岛屿国家和地区可持续发展。
所罗门群岛环境部副部长兼代理常秘卡尔·厄居·库珀发言(央广网记者 龚雯 摄)
当天,中国-太平洋岛国海洋防灾减灾合作研讨会在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召开,助力深化拓展岛屿国家间的交流与合作,加快构建中国同太平洋岛国命运共同体。
据悉,此次研讨会是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的背景下召开,以“共促防灾减灾合作 共创韧性海岛未来”为主题,聚焦太平洋岛国普遍关注的气候变化、海洋灾害风险、蓝色经济与发展等问题进行研讨。
来自斐济、萨摩亚等太平洋岛国以及亚洲、非洲、南美洲等区域10余个国家的官员、驻华使节代表,相关国际组织代表,中方海洋管理部门、科研机构和高校代表等180余人参加研讨会。
研讨会现场(央广网记者 龚雯 摄)
太平洋岛国是全球海洋治理的重要参与者,也是我国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伙伴。十年来,中方与太平洋岛国携手同行、合作共赢、成果丰硕。
与会代表认为,与会各方将积极落实签署的合作文件,加强战略对接、携手共进、互利共赢,在联合国“海洋十年”框架下,继续深化双多边合作,推动落实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果,加快研究制定《中国-太平洋岛国海洋防灾减灾合作计划》,并推动落实具体事项。
研讨会上,中国-太平洋岛国防灾减灾合作中心海洋防灾减灾合作分中心(以下简称海洋分中心)正式启用,并发布了《气候变化下小岛屿国家海平面上升状况(2023)》。自然资源部海岛研究中心与太平洋岛国发展论坛签署合作协议;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与所罗门群岛气象局签署海啸预警合作谅解备忘录。
签约仪式现场(央广网记者 龚雯 摄)
卡尔·厄居·库珀说,中国政府给予所罗门群岛很多支持和帮助,所罗门群岛将积极落实有关协议,与中方合作开展各类会议和主题论坛,加强平等合作、互利共赢,推动合作机制不断壮大。
自然资源部副部长许大纯主旨发言(央广网记者 龚雯 摄)
自然资源部副部长许大纯指出,要推动落实中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八项行动,汇聚资源加快海洋分中心建设,聚焦蓝色防灾减灾,打造海洋合作新平台,分享海洋防灾减灾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海洋灾害应对处置能力;实施“小而美”“小而惠民”项目,提供更多公共服务产品,使合作成果更好惠及岛屿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和民生福祉;加强能力建设培训,打造海洋人才新基地,为岛屿国家培养海洋事业发展急需的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
“建设一个抵御风险能力更强的海洋生态系统。”联合国秘书长海洋事务特使彼得·汤姆森进行视频主旨发言时,对中国-太平洋岛国防灾减灾合作中心建设提出期盼,希望协调促进海洋灾害管理方面的国际合作,提升沿海国家地区应对海啸、飓风、风暴潮等海洋灾害的能力,促进知识共享和能力建设。
福建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林文斌致辞(央广网记者 龚雯 摄)
福建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林文斌表示,福建全力打造“海上福建”,融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在发展海洋经济、壮大海洋产业、海洋科技创新、海洋防灾减灾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福建将持续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进一步加强与太平洋岛国地方政府友好交流和务实合作。
各国参会嘉宾在现场合影留念(央广网记者 龚雯 摄)
会上,太平洋岛国发展论坛蓝色经济部主任阿尔帕纳·普拉塔普介绍了太平洋视角下的灾害风险管理情况。当天上午,2023国际海岛论坛作为分论坛举行,多国专家学者探讨了应对气候变化、海洋防灾减灾、蓝色经济发展、全球海洋治理等议题。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