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泉州9月19日消息(记者罗晓英)白露时节过后,一年一度的紫菜泼苗工作有序拉开。日前,在泉州石狮市祥芝镇古浮湾海域,紫菜养殖户们驾着小船来回穿梭,把准备好的紫菜菌苗源源不断地泼洒在网架的编绳上,海面上呈现出一片繁忙景象。泼苗工作3天左右就可完成。

一串串用绳子串起来的贝壳挂在水池中,在阳关的照射下闪闪发光(央广网记者 罗晓英 摄)

古浮村种植紫菜条件得天独厚(央广网发 傅亚勇 摄)

古浮村位于祥芝镇北侧沿海突出部,东邻国家中心渔港,是泉州湾入海口咸淡水交界的地方,有优良的港湾和广阔的浅海滩涂,海产资源丰富,种植紫菜条件得天独厚,紫菜品质优异。

每到退潮,便有不少市民在滩涂赶海(央广网记者 罗晓英 摄)

紫菜养殖是古浮村主要产业之一,“古浮紫菜”也是石狮首枚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目前古浮村的紫菜养殖面积达1000多亩,产量约300吨。自2020年开始,古浮村规划设计打造了“乡村记忆文化”紫菜文创园,整合花蛤、渔船业、紫菜文创园等经济资源,主打“古浮紫菜”的名片。

市民在滩涂赶海(央广网记者 罗晓英 摄)

“紫菜就是用这种网养殖,一张网能用二三十年,收成好的话,每投入1块钱能有10块钱的收入。”紫菜养殖户蔡忠生告诉记者。蔡忠生是古浮村紫菜养殖的“过来人”,从18岁开始养殖紫菜,至今已有40多年时间。育苗、换水、泼苗、收割、清洗、脱水、晾晒……尽管紫菜养殖工序较为复杂,蔡忠生却乐在其中。“紫菜养殖从每年年初开始育苗,九月初搭架挂苗吊养,十月下旬开始收成头水紫菜,之后每隔半个月采摘一次,正常可采五到六次,整个周期长达一年。”蔡忠生介绍道。

蔡忠生正整理网绳(央广网记者 罗晓英 摄)

在古浮村紫菜育苗基地,一串串用绳子串起来的贝壳挂在水池中,在阳关的照射下闪闪发光,该基地育有紫菜苗近3000亩。“育苗的水都是过滤过的海水,现在能看到贝壳上紫色的就是紫菜苗。充足的光照更有利于紫菜苗的生长,但在第一次换水后就要考虑遮光问题了。”基地负责人蔡漫银向记者介绍紫菜苗的生长习性。

记者了解到,古浮村紫菜育苗基地苗种以批量出售为主,一年紫菜苗能卖70多万元。除了为当地的紫菜养殖户提供苗种,最远的还销往广东等省份。

每到泼苗时节,顺着古浮湾湾区,可以看到密密麻麻的海上网架铺设其中,紫菜养殖户正把孕育有紫菜苗的水泼洒向养殖区域。古浮湾忙碌的泼苗场景犹如一幅动态的画卷,引来许多摄影爱好者拍照打卡,成为石狮一道亮丽景观。

古浮村因地制宜打造“微景观”(央广网记者 罗晓英 摄)

近年来,古浮村积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将产业发展、旅游开发和生态建设结合起来,以优势旅游文化特色打造“滨海旅游乡村”,乡村振兴成效显著,是2020年度福建省乡村振兴实绩突出村。

古浮湾慢生活体验区(央广网发 茅罗平 摄)

“我们通过对原古浮大排档进行改造提升,开展村间环境‘家园清洁’行动,在古浮古街沿线两侧因地制宜打造‘微景观’,如今古浮湾慢生活体验区已日益成型。”古浮村党支部书记蔡雄杭介绍道。

古浮村积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将旅游开发与生态保护相结合,在不破坏古浮湾沿岸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建成古浮湾旅游服务中心,提升整个海鲜餐饮区的旅游形象,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古浮海滩(央广网发 石狮市委宣传部供图)

蔡雄杭认为,打造生态宜居乡村,保护好乡村是关键。古浮村充分发掘自身历史文化特色,已策划生成古街提升、下厝老街、西房古道改造、景观提升、观海平台、网红渔船、紫菜文化园、白鹭岛保护、夜市广场和乡村记忆馆等村级乡村振兴建设项目,壮大古浮村产业规模,打造乡村振兴示范路线。

古浮村学生街(央广网记者 罗晓英 摄)

夜幕降临,古浮村海鲜大排档座无虚席。服务员来回穿梭,忙碌着为客人点单、上菜。“我家大排档已经开了十年了,以前是临时搭建的,现在改建之后卫生环境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营业额最高峰时一个月收入能有五六十万元。我对大排档的发展很有信心,计划继续扩大店面,把最新鲜的海鲜带给更多游客。”老船长大排档负责人蔡服从是古浮村当地村民,回忆起昔日景象感慨万分,村庄如今的变化也让他对未来满怀憧憬。

古浮村在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的同时,坚持保护生态绿色发展理念,持续加大对大山屿白鹭生态保护。未来,古浮村将围绕“白鹭岛”生态保护,充分挖掘旅游商业价值,构建鸟类科普教育基地。

大山屿已成为石狮境内白鹭等鸟类的主要栖息地(央广网发 石狮市委宣传部供图)

据介绍,近年来,大山屿已成为石狮境内白鹭等鸟类的主要栖息地,种群数量已达万余只。随着古浮湾白鹭观景台木栈道等设施的建成投用,“古浮湾慢生活体验区”已成为石狮滨海生态旅游的首选目的地,每年吸引游客数十万人次,有效带动当地及周边的乡村经济和就业发展。

“一岛一寺一白鹭,一湾一鲜一紫菜”。交通便捷、人文积淀、生态美丽的古浮村,正逐步描绘出高质量发展的乡村新画卷。

编辑:龚雯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