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厦门9月8日消息(记者罗晓英 见习记者李姗姗)9月8日,以“汇聚振兴力量·共建美丽乡村”为主题的第二十三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第二届乡村振兴产业展在厦门开幕。

第二届乡村振兴产业展开幕式现场(央广网见习记者 李姗姗 摄)

福建省政协副主席严可仕,福建省政协原副主席、福建省乡村振兴促进会会长许维泽,福建省政协原副主席叶继革,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魏后凯,国家乡村振兴局原督查专员贾希为,中国乡村发展协会企业家副会长刘金法,厦门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季翔峰,福建省政协农业和农村委主任陈照瑜,厦门市政协副主席薛祺安出席开幕仪式。

第二届乡村振兴产业展展位规模1.2万平方米,共有369个展位(央广网记者 罗晓英 摄)

依托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本届展会搭建“政、企、研、学、商”多方面、多层次合作交流平台,为各地名特优产品、最新实用科研成果,以及公共品牌、地理标志农产品提供对接场景,并围绕项目、资本、人才和成果四大核心元素,打造各方投洽合作平台。

严可仕认为,推进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重中之重,也是实际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本届乡村振兴产业展充分展现了福建、山东等地现代农业新成果、乡村发展新成就、乡村振兴新气象。我们希望通过产业展的形式,搭建政府、企业、科研院所、社会组织等多层面乡村振兴合作交流平台,引导社会各界关注乡村产业发展,强化政策、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投入,努力推动乡村从发展产品向发展产业转变、从追求数量向追求质量转变、从发展一产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转变,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严可仕表示。

第二届乡村振兴产业展现场(央广网记者 罗晓英 摄)

许维泽在致辞中介绍,本次展会积极探索推动社会力量、社会资源和社会资本主动参与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路径,力争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高层面上发挥展会的溢出效应。从总体看,本次展会将呈现出“展览展示、投资洽谈、产品推介、论坛研讨、案例推广”等五个方面的功能作用。

泉州德化展馆展出产品吸引许多观展嘉宾驻足了解(央广网记者 罗晓英 摄)

对于今后如何开展办展工作,许维泽认为,精心打造办展平台是关键。利用互联网优势,搭建线上线下交流对接平台,实现国内外客商同步远程参会、共享展示成果、共行投资洽谈、共同研讨课题、共推成功案例,共促产业发展;其次要持续创新办展模式,通过可持续、综合性和信息化、数字化展会,创新“展览展示、理论研讨、案例分析、投资洽谈、产品推介”等模式机制引领带动乡村产业发展;第三要充分拓展办展效益,有效推动社会资源、社会资本参与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龙岩红古田展馆农特产品琳琅满目(央广网记者 罗晓英 摄)

本届“乡村振兴产业展”展位规模1.2万平方米,共有369个展位,报名参加的客商、企业达300多家,参展商达500多人。展会设立乡村振兴成果示范&招商引资综合展区、乡村数字建设&产业发展展区、乡村农文旅&文创展区三大展区。

龙岩市连城县农特产品展馆(央广网记者 罗晓英 摄)

在龙岩市连城县农特产品展馆,品种多样的农特产品吸引许多观展嘉宾品尝购买。“参加此次展会让我们更清楚地了解客商的需求,同时也希望能把我们的产品带出来让更多人知道,这次我们带来了地瓜干、黄金百香果等二十多种农特产品。”该展馆工作人员罗小菁向记者介绍。

此次展会聚集了国内顶级专家学者和行业领军企业,汇集了大量专业投资机构、龙头企业等。展会期间还将举办项目对接签约推介会、中国乡村振兴发展论坛、乡村振兴案例推广、产品推介等活动。

本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第二届乡村振兴产业展由福建省乡村振兴促进会、福建省政协农业与农村委员会、福建省乡村振兴基金会和厦门国贸会展集团有限公司主办。

编辑:罗晓英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