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1月16日消息 北京、天津、沧州、济宁、扬州、杭州、洛阳、绍兴……沿着京杭大运河、隋唐大运河和浙东运河流经的16座主要城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文艺节目中心文艺之声和阅读之声联合推出的大型融媒体文化节目《行走大运河》铺开了两千多年通惠古今的中国大运河历史。

16集音频节目、36条短视频+记者体验Vlog、“点亮大运河”H5互动闯关游戏、3场视频直播……循着融媒体的思路,《行走大运河》在探索中打破了传统广播节目创作的边界,通过综合多维度、全矩阵、多平台要素的融合式生产与传播,打造出又一个具有参照意义的融媒广播新样本和新标高。

从“声音”出发,《行走大运河》用听感联觉激发起了观众对大运河历史和当下的沉浸想象;而植根“融媒”,则通过多元融合的表现形式,延展出“声音”之外的更大场域,将大运河经历的古今岁月勾勒得生动具体,也将寓于其中的文化底蕴和文明积淀诠释得愈发清晰,更让这一切得以借助于融媒体的力量,抵达更多年轻的受众圈层,在更大的社会范围内激荡起传承的涟漪。

(节目主视觉)

在过去、当下和未来的交响中,

展现大运河的千年魅力

千年运河,为什么要用“声音”去讲述?

——无论是从广播媒介的主体特征,还是从历史文化题材的特殊意味而言,“声音”的凸显都有其重要性和必要性。

作为一种听觉逻辑的媒介,广播较之于其它媒介的主体性,抑或是独特优势,体现在对于声音的“掌控力”上。它依靠声音实现声音,也依靠声音生产和创造声音,这种声音不仅可以界定和扩大空间,更可以向受众构建一种基于通感的想象空间和心灵剧场。

换言之,专注于呈现声音的广播作品,尽可能地排除了作用于其它感官的信息产生的干扰,使得听众能够更加沉浸于其传达的内容信息。与此同时,这种完全基于声音的内容表达,并非囿于单一枯燥的听觉刺激中,而是时刻激发着听众大脑之中的丰富想象,让他们得以仅凭“听”就能够产生一系列的通感和联觉,从而深刻感知到《行走大运河》文本之外的“言有终而意无穷”。

此外,用“声音”讲述大运河的历史,也在某种程度上契合了此类题材的天然特点。作为一种记录和呈现历史资料的典型方式,口述史不仅能够让历史以更为全面的面貌呈现于当代人的视野之中,也更加接近历史事件的真实。由此,《行走大运河》通过访谈历史现场的见证人和相关历史研究的专家,并将之以“声音”的原形态呈现给听众,既做到了对历史的尊重,同时也让这条流转千年的历史文脉更为具体、真实、可信。

这些,都通过创作团队一次次的实地探访和深入访谈,扎实地落在了《行走大运河》的内容之中。节目组俯下身去倾听当地民众最真实的声音,通过寻找与运河历史文化相关的个人和群体,以大量鲜活宝贵的素材,记录和报道了真切的运河两岸百姓自己的故事以及运河带给沿线地区人们的诸种变化,从而深度挖掘了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对当代和未来中国社会的巨大影响。

与此同时,节目组还不断寻访文化遗产保护学者、文史专家、考古专家、水利专家、桥梁专家、地方志编纂者等权威人士,从社会思想、民生经济、文化传承等方面深入探讨了大运河开凿与形成的历史演变、大运河保护利用的现状以及大运河在未来如何更好造福人民的发展趋向。

鉴古而知今,彰往而察来。《行走大运河》循着“声音”的线索,发挥出了广播媒介的独特优势,透过历史的真实“声音”和当代人受惠于大运河的现实“回响”,在贯穿过去、当下和未来的“交响”中,带动的是社会大范围的文化共振和情感共鸣。

“新闻+文艺”拓宽“声谱”,

融媒体传播放大“声量”

“声音”本就极为丰富多样,其呈现方式同样复杂纷繁,而《行走大运河》在编织“声音”的过程中可谓颇有讲究和独具匠心。

作为一档具有新闻报道属性的节目,《行走大运河》融入了大量新闻纪录式采访内容,北京郭守敬纪念馆里游览的小学生、天津三岔河口看夕阳的游人、扬州富春茶楼里的茶客、杭州拱宸桥下散步的老人……这些采录于运河沿岸的“声音”,真实记录下了“正在发生的故事”。

为了把内容做深、做厚、做实,《行走大运河》还邀请单霁翔、冯骥才、徐则臣、茅威涛、王珮瑜等十六位具有社会影响力的文化学者、作家、艺术家分别在每期节目中担任“大运河文化推广人”,这些受邀嘉宾皆与运河渊源颇深,他们多年来研究运河历史文化、参与运河文化保护规划,或是以运河为对象进行艺术实践。这些来自专家和行家的“声音”,从多角度呈现出运河的多元魅力。

(大运河文化推广人)

艺术化的“声音”也恰如其分地融入了这档节目之中,在展现“千年的运河”延绵不绝的历史厚重感的同时,也营造着“流动的文化”赋予运河沿岸的生动多姿的艺术气息。文学作品、交响组曲、古琴曲、棹歌、新民谣、传统戏曲、曲艺、民间传说故事……这些与大运河有着关联的文艺作品也巧妙融入了节目之中,在内容文本的起承转合中,舒展出别样的人文韵味。

值得一提的是,《行走大运河》还精心打造了一批原创的文艺作品。例如,微广播剧《白英献策》、山东快书《漕运咽喉美名扬》、多版本主题音乐《行走大运河》等,这些别具特色的原创“声音”,在更大程度上突出了这档节目的精致和用心。

具有纪实特征的新闻声音,碰撞具有别样美感的声音艺术,这种“新闻+文艺”的呈现方式从准度、深度、广度等不同维度,延展了《行走大运河》的“声音”张力,多元的声谱共同为受众勾勒出饱满立体的大运河。

不止于此,作为一档融媒体文化节目,其除了推出16集音频节目,还同步上线了多种形态的融媒体衍生内容,在“声音”基础上精雕细刻,用融媒体的“组合拳”放大了作品的社会声量。

以广播想象力的再探索,

瞄准融媒体时代的“新航向”

“用行走漫步的方式,穿插大量同期声的使用,讲述发生在运河两岸的故事,无比贴近生活”……《行走大运河》上线后,获得了不少诸如此类的好评。截至11月15日20点,节目相关话题阅读总量达到了3268万次,全网直播播放量总计139.8万次,全网音视频播放量总计424万次。这些亮眼的收听收看数据,也从市场的角度验证了这档节目的成功。

与此同时,这些反馈也宣告了作为广播媒介基于融媒体要素开展探索性实验的成果落成,以及在融媒体环境中再定义“广播”边界和价值的顺利落地。《行走大运河》以声音为主、影像为辅的方式,立体绘制了大运河流经的八省市三大河段五大水系的文化全景,让创作者和受众看到了广播媒介在当下媒介环境下所呈现的更大想象力。

更重要的是,透过这档节目望去,广播媒介在融媒时代的新航向已然有迹可循——它的当下与未来,要始终深嵌于社会语境和生活场景,才能在与现代社会发展需求的互动中完成自身的迭代和升级。而更为具体的思路,业已清晰见诸于《行走大运河》此次的创新实践之中。

首先,《行走大运河》以社会语境为根基,有着强烈的现实价值与意义,这从根本上构成了这档节目创作和传播,以及被大众所青睐的“源动力”。早在2014年6月22日,大运河就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大运河所承载的文化意涵和社会价值呼吁《行走大运河》这样一档节目,向大众充分展现其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并激发人们从“认识”到“传承”再到“再创造”大运河文化之美的现实意识。

其次,是这档节目对内容创作参与性的拓展。《行走大运河》在央视频、央视文艺新媒体矩阵、央广网、云听、新浪微博等多个融媒体平台同步上线,听众能够以评论留言等方式实现互动。此外,其还选取大运河沿岸的北京、杭州、扬州三座城市,开展三场视频直播,在实时互动的过程中零距离地满足了大众的求知欲。

最后,则是基于融媒体资源对衍生内容的全方位拓展和发掘。直播、短视频、Vlog、H5互动游戏等内容均是《行走大运河》在制作16集音频节目之外的拓展探索,这种集约化的内容生产不仅提高了内容的生产效率,也进一步打通了音频内容与其他内容形态之间的壁垒,真正贯通了融合的思路,既满足了不同听众对于衍生内容的差异化、垂直化、定制化需求,也最大可能地延伸了内容的生命力。

总之,无论是从整体采制的方式还是播出的效果来看,《行走大运河》都是一部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广播精品力作,其在融媒广播采制和播出全流程上的融合创新亦已沉淀出成熟的声音创作方法论,为打造新型融媒广播的探索提供了宝贵的启迪。

文:高贵武(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视听传播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李政(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研究生)

编辑:宋雪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