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6月17日消息(记者 王进文)2024年至2025年,北京市朝阳区城管委组织相关部门及大屯街道规划、实施中关村社区数字经济产业园环境整治项目。目前,该项目已完工,旨在坚持提升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创新引领辐射能力,规划建设好中关村科学城、创新型产业集群和“中国制造2025”创新引领示范区,打造北京市以数字经济为特色的产城融合标杆。

梧桐大道(央广网发 朝阳区城管委供图)

项目南起小营北路、北至北小河南路、东起北湖渠路、西至北苑路,面积约1.14平方千米。在项目规划过程中,区城市管理委从宜居、宜业、宜商、宜学、宜游五大维度,围绕道路系统优化、城市空间塑造、基础设施完善、公共绿地提升、社区文化建设等进行环境整治,改造过程以“一轴、一带、两纵、多节点”为布局,打造“宜居、宜游、宜业”的特色数字经济产业园。

中关村科技服务大厦西侧(央广网发 朝阳区城管委供图)

项目贯彻落实花园城市建设理念,依托原有绿色生态基底,通过中小植物群落以及植物个体的地域特色和季相、形态、组合等方面的变化,形成特色花境景观体系。该项目实施后,区域绿化覆盖率提升至52%,慢行系统连通率达98%,改造提升公共绿地2.3万平方米,碳汇年增量达120吨,区域PM2.5浓度同比下降15%。

项目践行“以河道复兴带动城市更新”理念,着力打造多处滨水景观。拆除北小河街角公园封闭围墙,新增多彩绿化及AI灯光、互动投影等智慧互动设施,将荒废绿地改造为开放共享的市民公园;沿北小河建设1.8公里生态慢行步道,设置亲水平台、景观廊架,串联黄草湾郊野公园等4处绿地,构建“水清岸绿、城园相融”的滨水生态网络。

通过实施该项目,中关村社区数字经济产业园成为“数字创新街区+绿色生态走廊+人文休闲空间”三位一体的花园城市示范区,惠及周边10万居民及300余家科技企业。

朝阳区城管委将继续围绕相关重点区域,持续改善区域环境面貌,不断提升城市品质,助力“五宜”朝阳建设。

编辑:阮修星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