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9月4日消息(记者 庞婷)9月4日,在2023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期间,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组织人力资源服务主题活动,发布《北京市境外职业资格认可目录(3.0版)》和《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和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人力资源开发目录(2023年版)》。
其中,境外职业资格认可目录(3.0版)覆盖范围扩大到科技、金融、新一代信息技术等12个本市重点发展领域,境外职业资格增加到122项,证书颁发机构涵盖英、美等15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国际性组织或知名行业协会。
目录(3.0版)筛选了7项“高含金量”境外职业资格形成急需紧缺目录,在已有IEEE会士、IEEE高级会员、LEED会士和ACCA资深会员4项国际知名的顶尖职业资格证书的基础上,今年新增了ACM会士、ACM杰出会员、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3项职业资格,向全球释放首都高质量发展急需国际专业人才的重要信号,吸引鼓励相关领域国际专业人才来京工作,并为用人单位全球寻访专业人才提供了指导。
今年的“两区”建设人力资源开发目录(2023年版)由《重点产业领域人力资源开发目录》和《技能人才急需紧缺职业(工种)目录》两部分构成。
其中,《重点产业领域人力资源开发目录》包括15个行业大类、52个人力资源开发核心领域、130个人力资源开发重点方向,列举了278个人力资源开发代表岗位,并根据岗位对核心能力要求作了描述,列出了专业背景和年薪中位数参考值。今年的目录首次增设“专业背景”,紧扣培育壮大数据要素市场、鼓励生成式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等新形势优化调整了目录内容。针对每一个核心领域,从人力资源供需匹配难度、培养难度和转岗难度等3个维度进行综合评级,星级越高综合紧缺程度越高,最高是5星级。其中,芯片设计、金融科技服务等15个核心领域获得5星评级。
《技能人才急需紧缺职业(工种)目录》包括7个行业大类、58个职业(工种)。今年,紧密结合产业发展和群众需求,首次设置了“年薪中位数参考值”,新增了数字化解决方案设计师、金属热处理工、健康照护师等一批急需紧缺职业(工种)。同时,对每个职业(工种)进行了急需紧缺评级,药物制剂工、光学仪器检查工等18个职业(工种)属于非常急需紧缺。
下一步,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将坚持市场化、专业化、产业化、国际化方向,持续做好境外职业资格认可目录和“两区”建设人力资源开发目录的动态调整,并围绕目录转化落地,会同相关部门进一步研究配套措施,支持和吸引天下英才来京创新创业,为人力资源合理流动、高效配置营造良好环境。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