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1月10日消息(记者 庞婷 通讯员 刘乐英 张翔宇)持续整治顽症痼疾、聚力补齐短板弱项,有效推动软弱涣散党组织华丽“蝶变”,北京大兴区礼贤镇西白疃村党支部通过“五好”行动促进村庄“五和”转变,村民的“急难愁盼”有了求解之门,乡村治理迈出“好步子”,乡村振兴走上“好路子”。

一直以来,历史遗留问题多、群众反映诉求多是西白疃村留存的“顽疾”。其中历时时间最久、反映次数最多的“门牌号”问题,已经成了村民的一块“心病”。村里有8户村民近30年都没有门牌号的正规手续,由于牵扯部门多、流程复杂等问题,这8户村民一直求诉无门。对此,西白疃村新组建的领导班子充分调动“拉家常议事会”“司法调解委员会”力量,挨家挨户了解情况,与多个部门跟进、核实审批、审验等程序,最终让这8户老百姓如愿地办理了合法、合规的门牌号,解决了多年的困扰。

走访入户解决村民诉求(央广网发 西白疃村供图)

门牌号问题的妥善解决,改变了村民对村委会的看法,也让村民重新认可了“两委”班子。村里难题被一个个解决,西白疃村从“接诉即办”到“未诉先办”,12345热线拨打人次同比下降14.89%,解决率同比提升6%。

占用集体用地、违建乱建是困扰当地村民的另一道难题,西白疃村严抓拆违控违,采取“两委”包片、党员包街、党员干部带头拆、群众请拆帮拆相结合的方式,成功收回7块长期被占用的40余亩集体用地和360亩村周边拾边地,拆除违建、废弃瓜(菜)棚36处,拓宽了村内发展空间。

为了更好地服务村民、解决村民诉求,西白疃村还制定了“为民服务清单”,推进“为民办实事”项目。针对村民反映的自来水管网严重老化、爆管停水现象频发问题,“两委”成员主动对接镇自来水管道改造项目,排工期、清障碍、化矛盾,仅用20天时间就更新管道9200米。

硬化村内道路,完善基础设施(央广网发 西白疃村供图)

驻村第一书记项目经费用来铺装4000平方米的环村路面,党组织服务群众经费用来安装村庄防护围栏、铺设雨水排沟,西白疃村根据村庄实际情况,积极推送资源下沉,让村庄基础设施更完善。推动村内铺设雨水排沟、街巷道路硬化、照明系统提升、安装防护围栏、建立村南广场等一批惠民项目相继落地。新建1000平方米垃圾分类集中处理场,翻修3条主路,安装照明路灯等一件件贴合村民生活的实事稳步推进……

礼贤镇主要领导到村指导工作(央广网发 西白疃村供图)

西白疃村如今的蜕变离不开礼贤镇党委的引领,为了彻底改变西白疃村原本软弱涣散党组织面貌,镇党委分析研判,调整选派任命“政治素质高、担当作为强、工作经验多”的同志任党支部书记,确立“强队伍、树形象、聚民心”的整顿方向,注重把政治可靠、业绩突出、群众认可的人选进班子,推进高龄“两委”逐步退出,优化班子结构,提升战斗力。同时,坚持从长远出发,建立后备人才储备库,确定1名能力突出、群众认可的人员作为村庄后备力量,在工作中交任务、压担子、促成长。

有了好的领导班子,还要有好的管理体系,礼贤镇党委结合“631+N”村级目标管理考核,建立积分管理体系,村“两委”领岗认责,每年签订责任书,形成年初公开承诺、年底履职考核机制,按照“一事一记录、一季一评定、一年一考核”办法,奖优罚劣,促履职尽责。还制定了党支部管理制度9项,全面实行党员责任承诺践诺,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村“两委”和党员带头签订清理村庄环境承诺书等,接受群众监督。

西白疃村诗赋弦剧团演出(央广网发 西白疃村供图)

新的领导班子成立以来,西白疃村不仅开展了“党员亮身份践承诺”“双报到”等志愿活动,村“两委”积极参与卡口值守、环境整治等工作,在村内树立起先锋标杆,还成立了舞蹈队、合唱队、腰鼓队,定期组织各类培训及展演,丰富百姓文娱生活。此外,村党支部广泛征集民意,将包含村庄治理、新农村建设等内容运用诗赋弦展现,引导村民传承好家风、培育好民风、弘扬好村风。

现在,西白疃村划分了8个片区,每个片区由1名村“两委”负责,落实街面环境、接诉即办、综合治理、困难帮扶等工作,村民求诉无门的问题有了根本解决。结合邻里位置、亲属关系等,党员主动包户,联系一定数量的村民,负责政策宣传、民意收集、矛盾化解等工作,实现了“一个组带动一个片、一个片带动整个村”的转变。

编辑:王进文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