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6月2日消息(记者 朱冠安)6月1日,首都图书馆举办“童心传古韵·双节颂中华”二十四节气国学吟诵主题活动。活动通过国学吟诵、非遗手作等沉浸式体验,将节气文化与端午民俗融合,为青少年搭建感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桥梁,彰显首都图书馆推动文化“活态传承”的创新实践。
活动现场(央广网发 主办方供图)
活动现场,北京市教育学会吟诵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朱畅思、北京市教育学会吟诵教育专委会全国宣讲团骨干教师常容,以“吟诵+文化”双主线教学模式,带领孩子们走进国学殿堂。从《诗经·王风·采葛》的婉转韵律到《九歌·云中君》的恢宏意境,让诗词雅韵焕发新生。
活动现场(央广网发 主办方供图)
在二十四节气文化沉浸体验环节中,“端午门挂DIY”与“竹编龙舟DIY”同步展开。20组家庭在老师指导下,用艾草、菖蒲编织驱邪纳福的门挂,以柔韧竹条塑形象征团结的龙舟。孩子们在穿针引线、编绕扎结间,亲身体验“艾草避秽”“龙舟精神”的文化寓意,将传统文化转化为可触可感的童年记忆。
编辑:王进文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 2025-09-22 18:21:54
- 2025-09-22 17:11:55
- 2025-09-22 16:59:59
- 2025-09-22 17:01:48
- 2025-09-22 15:04:27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