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2月28日消息 如果我们能看到古人脸上的表情,那会是怎样的体验?这个问题由大爱全息团队提出并给出解决方案。近日,以中国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文学家徐霞客为对象,大爱全息团队运用数字技术,创新开展其面部重建工作,力图重现“徐霞客”的风采。

传统技术物理重建

重建工作第一步,大爱全息团队需要为“徐霞客”制作出精确的物理复制品,以保持原物的完整性。经多方考证并收集相关资料,团队通过使用数百张2D图像,设计重现古人的史前面部特征。随后,将资料导入Blender(三维图形图像软件),制作形成一个3D虚拟模型,并以此为基础“雕刻”出更精细的物理模型。

部分考证参考图及前期制作过程(央广网发 大爱全息团队供图)

在细节“雕刻”阶段,团队使用粘土工具添加肌肉层和皮肤层,其厚度由对象的性别、年龄、种族和估计体重决定。

以粘土工具添加而成的肌肉层和皮肤层(央广网发 大爱全息团队供图)

静态转换可动模型

为了使“复生”的古人模型栩栩如生,团队通过Reality Capture进行数字模型创作。应用于基本的皮肤和眼睛纹理后(下一步骤的先决条件),便可为网格体执行MetaHuman流程转换。

Reality Capture应用于皮肤和眼睛纹理的数字模型创作效果图(央广网发 大爱全息团队供图)

通过使用虚幻引擎5中的自动地标追踪,网格体转MetaHuman功能会调整MetaHuman拓扑模板,以适应古人的数据。接下来,这个新网格体会被提交到云端,并匹配到一个与古人面部几何形状和比例相似的“数字人类”,然后自动采用其面部绑定。这项技术使用MetaHuman Creator庞大的真人表情扫描数据库,为这张古代人脸生成了“统计学上的估计表情”,同时保留了差异,以维持原始的面相。

这个过程结束后,就可以在MetaHuman Creator中重现古人面貌。只要按下播放按钮,使用应用内置的几种预设动画便让古人奇迹般地“复活”过来。

完善肖像真实重现

为了力求肖像真实重现,团队需要在MetaHuman Creator中缩小古人外貌中面部毛发和皮肤属性的范围。对现有考证资料的分析表明,现实中的徐霞客应该有着“中等粗黄”的皮肤、花白的头发和黑色的眼睛。“我们可以估计出皮肤、头发和眼睛的颜色,准确率超过90%。”大爱全息团队负责人介绍。

通过估计年龄添加皱纹和白发,以头骨形状调整牙齿,发型和胡须样式则根据崇祯九年(1636年)使用的修剪工具(如剪刀)进行设计……“徐霞客”的肖像细节被一一重现。

“徐霞客”的肖像细节被一一“复原”(央广网发 大爱全息团队供图)

此外,团队还将数字模型导入虚幻引擎中,创建了具有逼真光照的虚拟环境,通过使用MetaHuman面部绑定为古人手动制作动画,或者使用免费的Live Link Face应用程序捕捉面部动画,将其实时流送给虚幻引擎中的角色。

至此,在大爱全息团队的努力下,探险家“徐霞客”通过数字技术获得“重生”。

通过数字技术获得“重生”的“徐霞客”(央广网发 大爱全息团队供图)

编辑:王进文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