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0月份,合肥市肥西县三河镇滨湖社区两个安置点小区在“百姓勤务员”的帮助下成功修建了13个停车棚,小区停车难的问题顺利解决。

滨湖新村小区停车棚 (央广网发 孙敏摄)

“以前我们小区停车又乱又不方便,一到下雨天,车子上就全是水。现在停车棚修建好之后,大家都把车子停在停车棚里,不仅停车方便了,小区看起来都整洁了许多。”滨湖新村的居民孙孝稳高兴地说。

群众的急难愁盼事,就是“勤务员”该办的事。

自2021年以来,肥西县创新推出“百姓勤务员”志愿服务品牌项目,打通了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急难愁盼及时办。方伟是三河镇滨湖社区的文明创建员,也是社区的“百姓勤务员”。由于安置点小区没有停车棚,大多数居民的车辆都在楼下或绿化带停放,在日常的巡查走访中,方伟收到了许多居民对于停车难问题的诉求。

方伟随即将居民诉求上报至上级单位,在镇党委政府的协调下,两个安置点小区共13个停车棚的规划建设,仅仅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

滨湖新村小区停车棚(央广网发 孙敏 摄)

“别看我们的‘百姓勤务员’年纪不大,办起事来真是一点不马虎,及时到位、尽职尽责。”孙孝稳对于社区“百姓勤务员”的工作赞不绝口。

身为“百姓勤务员”,方伟表示解决居民“停车难”只是开始,只有自己把居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才能及时注意到居民的需求,解决居民的急难愁盼问题。

滨湖社区“百姓勤务员”方伟将车辆摆放整齐(央广网发 孙敏 摄)

件件小事有回应。三河镇中街社区的汪静苹平日里常常约上朋友在社区护城河广场打乒乓球,还加入了社区居民自发组建的乒乓球队。前段时间,她发现社区护城河广场的乒乓球桌破损了,附近也没有其他的乒乓球桌。正苦恼向谁反映问题的时候,她想起了中街社区“百姓勤务员”经常会上门询问社区居民是否有什么需求,汪静苹便来到社区向工作人员反映了护城河广场乒乓球桌破损的问题。

中街社区“百姓勤务员”倪红林了解相关情况后,立即将居民诉求记录在案,并上报相关部门申领乒乓球桌,没过多久,一张崭新的乒乓球桌出现在了护城河广场上。

两位老人在护城河广场打乒乓球(央广网发 倪红林 供图)

汪静苹和她的朋友们都不禁感叹社区工作效率之高。“我就是随手向社区反映了这个问题,没想到我们的‘百姓勤务员’如此敬业,对我们反映的各种需求都积极响应,真是为我们解决了许多实实在在的事情。”汪静苹开心地说道。

倪红林早已不是第一次为居民处理这种“小事”,大树遮光、古镇花格门窗破损……在她看来,服务居民无小事,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其实都是关系到居民点滴生活的要紧事。

中街社区“百姓勤务员”倪红林在社区巡查(央广网发 倪红林 供图)

随着“百姓勤务员”建设的不断深入,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明显提升,幸福指数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市民发自内心地帮助他人、服务他人。未来,在社会志愿服务领域,肥西县还将不断探索新思路、新路径,让文明志愿服务工作更加形神兼备。(孙敏)

编辑:徐秋韵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