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合肥10月12日消息(记者徐鹏)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科技创新正面临新的战略机遇。而金融,则是支持科技创新的重要动力源,从扎根生长到枝繁叶茂,每一家科创型企业的繁荣发展都离不开金融“活水”。

合肥高新区航拍图(央广网发 高新区管委会供图)

当前,科技创新正引领合肥发展新征程。如何才能以金融赋能科技创新?作为合肥乃至安徽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先锋,合肥高新区率先发布《金融业发展规划(2023-2025)》,其中指出,要建成科创金融改革先行引领区,重点建设科创金融产业集聚中心、风投创投国际合作中心、多层次资本市场区域中心和新兴金融创新发展中心,助力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

率先建设科创金融改革引领区

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产融结合跨越式发展,全面提升金融服务综合能力,10月12日,合肥高新区金融业发展规划发布会暨《中国经济、金融和资本市场》专题讲座在合肥举办,会上正式发布了《合肥高新区金融业发展规划(2023-2025)》(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明确了合肥高新区金融业发展目标、主要举措、实施保障。力争到2025年,把合肥高新区建成科创金融改革先行引领区,重点建设科创金融产业集聚中心、风投创投国际合作中心、多层次资本市场区域中心和新兴金融创新发展中心,助力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

《规划》提出,到2025年,努力构建各类金融及辅助机构总数超500家的金融生态体系,新增2家总行级科创金融服务中心,科创金融专营/特色机构突破25家,力争新增1-2家外资金融机构,新增保险、证券等各类金融机构15家,中基协备案基金管理公司力争突破80家。

此外,强化合肥高新区创投环境吸引力、要素聚集能力,努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风投创投机构聚集地;加强与国内外资本市场互联互通,吸引和利用国际资本;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基金作用,吸纳社会资本,构建区内集成电路、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战略新兴产业、平台经济与资本市场高效对接机制;到2025年,将区内风投创投基金规模扩充至3000亿,基金数量突破300支。

高新区将培育资本运作氛围,以高效资本服务参与“北上深”和长三角区域资本联动,力争2025年入库培育拟上市企业累计达到600家,在审在辅企业累计达到80家,上市企业累计达到50家;力争科创信贷年均增速超过25%,年度新增科创类融资担保占新增业务总量不低于95%,贷款覆盖率基本满足科创企业融资需求。到2025年,形成若干可复制推广的创新引领成果。

合肥“量子大道”(央广网记者 徐鹏 摄)

根据《规划》,到2027年,高新区将建成组织体系完善且高质量发展的金融服务体系,其中,金融及辅助机构总数超600家,科创企业贷款年均增速超20%,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年均增速超30%,基金总规模超4000亿。以完善的科创金融体系带动科创生态和产业聚集,争取2027年新增若干全国重点实验室、前沿科研院所、产业联盟与专家库,打造全国领先的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同时实现全区科技企业近4万家,其中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翻番,上市公司超过60家的美好愿景。

加大金融灌溉为产业发展赋能

科创金融是指服务于科创企业的金融体系,通过将信贷、债券、股权等金融资源进行整合,为科创企业提供符合生命周期的融资,实现金融资源与科技资源的有效对接,激发企业的科研活力,推动科学技术产业化,成为驱动科创企业发展的必需动力。

不断加强对科创企业的金融支持,对于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合肥高新区持续为园区企业培育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创新供给,并充分发挥金融动能,持续加大对相关产业的扶持力度,不断推动产业融合发展。

位于高新区的中科类脑作为类脑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和中科大未来网络实验室的技术池唯一产业转化出口,汇聚了来自全球的顶尖人工智能专家,覆盖完整的人工智能产业链条。自落户以来,中科类脑在政策资金、研发投入、宣传推广、行业交流等方面获得众多支持。

2021年,随着人工智能市场全面爆发,中科类脑转变赛道,聚焦“AI+电力”领域扩大产能,需要采购新的生产线。同时,大幅增长的订单,急需补充流动资金。区属政策性担保机构高新担保在了解到中科类脑生产经营情况后,积极对接客户需求。

“在最为关键的时候,成功为我们提供融资担保1000万元,在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的同时,助力企业发展。”中科类脑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也是在这一年,位于该区的本源量子同样处于企业发展的关键阶段。高新担保积极为企匹配贴合其性质的全新担保产品——“科大校友贷”,并为本源量子申请最高融资额度2000万元,产品综合成本不超过3.875%。以“门槛低、弱担保、成本低、周期长”的融资优势,助力量子科技成果落地转化。

本源量子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其已将自主研发的超导量子计算机成功交付给用户使用,这也使得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具备量子计算机整机交付能力的国家。

中安创谷科技园(央广网发 高新区管委会供图)

围绕企业发展全生命周期资本需求,坐落于高新区的中安创谷科技园内汇集了大量科创型企业。园区充分发挥安徽省投资集团管理省级股权基金的带动作用,结合高新区产业集聚的优势,广泛链接全生命周期产业基金集群,常态化开展项目资本对接服务,实现项目需求与资本服务精准匹配、科技创新与金融投资深度融合。

其成立的创谷资本围绕TMT、大健康、文化旅游、新能源、装备制造业、新材料、大消费等重点产业,打造从天使、VC、PE、到并购的全生命周期基金集群体系,围绕安徽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已投资超200个项目,投资额超70亿元。“如今,这里不仅聚集了更多的科技创新型企业,更集纳了无数优秀的人才,让投资变得更加高效。”创谷资本投资负责人曹宪生说。

精耕改革“试验田”成效显著

2022年11月,中国人民银行等八部门联合发布《上海市、南京市、杭州市、合肥市、嘉兴市建设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进一步将长三角地区的上海、南京、杭州、合肥和嘉兴纳入了科创金融改革试验的范畴,并根据当地特点提出了改革试点的一系列举措。

“作为高新区来讲,我们应该积极主动的走在前面。”合肥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吕长富在接受央广网记者采访时说,“而且科创金融对于我们建设世界领先园区,对于金融互联、实体产业都非常的重要。通过产业规划的编制,进一步梳理在金融业的发展思路和方向,可以让科创金融更好服务于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

吕长富指出,金融业的发展也有自己的金融生态。“因此,《规划》中提到的‘一区四中心’便是紧紧围绕科创的特色,围绕打造科创金融改革先行引领区的目标来进行的。”

记者从合肥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了解到,合肥市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获批以来,合肥市紧紧围绕加快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和新兴产业聚集地为目标,坚持省市县联动、部门协同、政银企互动,实施科创金融机构建设、科创金融产品模式创新、科创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科创金融风险防控四大行动,全面优化科创金融发展生态,切实解决科创企业融资难题。

科创金融机构建设方面,针对不同成长期科创企业不同的金融需求,合肥市积极推进金融机构政策差异化,赋予科创金融专营(特色)机构授信审批权限。获批以来,合肥市新增各类科创金融专营(特色)机构6家,目前共有银行保险科创金融专营(特色)机构30家。

在产品模式创新方面,建立了覆盖科创企业全生命周期产品体系,试验区获批以来,全市创新推出银行保险科创金融产品30款,落地首笔科创企业“共同成长计划”信贷产品,目前共有科创金融产品142款。

在基础设施建设和风险防控方面,今年6月,合肥市第一家企业征信备案机构“合肥征信”正式获批,也是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获批后获得的第一块中央金融监管部门颁发的牌照。同时,合肥市正积极打造科创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已为科创企业授信1.9万笔、金额245亿元,实现银企精准撮合、政策智能匹配、信用综合服务等三大功能。

编辑:张宣剑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