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中国家规》里的“陕西故事”:“家训”背后故事多

2017-04-13 15:03:00来源:陕西日报

  陕西日报消息 (记者 韩秀峰 屈荔鹏 文图 )记者近日实地走访了韩城党家村、潼关杨震公祠和眉县张载祠,向读者讲述他们“家训”背后的故事——

  自2015年5月22日起,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开设了“中国传统中的家规”栏目,两年中发布近90期,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引起了群众的共鸣。今年3月,在“中国传统中的家规”栏目内容基础上编写而成的《中国家规》一书结集出版。全书讲述了我国春秋时期到晚清的50个有影响的人物或族群的家规家风故事,展现了中国家规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现代的传承发展。可喜的是,陕西省韩城党家村的“富时不俭贫时悔,见时不学用时悔”,潼关的东汉名臣杨震的“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者”和眉县的北宋思想家张载的“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被收入本书。

  作为中华文化的发祥地,在几千年的发展演进中,陕西文化对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贡献了丰富的内容,而其中的家规、家风也成了中华文明的重要部分,并在几千年的岁月里为中华民族所传承。

  为更好地了解《中国家规》中的陕西故事,展现中国家规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现代的传承发展,延续和弘扬中华民族的“家国”文化,在文化自信中培植新时代的良好家风,记者近日实地走访了韩城党家村、潼关杨震公祠和眉县张载祠,向读者讲述他们“家训”背后的故事——

  《中国家规》里的“陕西故事”:“家训”背后故事多

  “四知典故”图画

  《中国家规》里的“陕西故事”:“家训”背后故事多

  大儒张载像

  党家村:镌刻在青砖上的家训

  党家村的名声来源于它保存完好的民居建筑,被称为“活化石”“瑰宝”。它位于韩城市东北9公里处的黄河岸边,整个村落掩映在泌水河谷的北侧,因所处地段呈葫芦形状,所以当地人称为“党圪崂”。

  漫步青砖绿瓦的党家村,古老淳朴的石砌巷道,千姿百态的高大门楼,考究精细的上马石,庄严的祠堂,挺拔的文星阁以及错落有致的四合院在令游人心旷神怡的同时也展现着它昔日的华美与荣耀。

  在党家村最大的四合院——“双旗杆院”,记者见到了它的主人、党家村第20代传人党鉴泉老人。据老人介绍,元代末年,其先祖党恕轩,只身一人来到此地,靠种庙田糊口。后来,他的孙子党真不负厚望考中了举人,从此党家家道昌盛,人丁兴旺,此地也被命名为党家村。

  党家村已有680多年的历史,如今仍居住着320户1400余口人,现存120多座四合院和保存完整的城堡、文笔塔、哨楼、牌坊等建筑,是国内保存最好的明清建筑村寨之一,被誉为“东方人类传统居住的活化石”“民居瑰宝”等。

  秉承先祖家训,坚守优良家风,已72岁的党鉴泉退休后,一直倾心于党家村文化的实践、传承与保护。他的家庭2016年被全国妇联评为“全国最美家庭”。党鉴泉告诉记者,《中国家规》中这次收录的这条家训,就是他们先祖留下来的,现存于他二叔家的院落。记者在党鉴泉的引领下来到了这处老宅,看到在紧临大门一侧的石砖墙上对称地刻着“富时不俭贫时悔,见时不学用时悔,醉后失言醒时悔,健不保养病时悔”的家训,清晰可见。党鉴泉说,这条家训的意思就是:生活在富裕中不知节俭,到了贫穷时一定会后悔;见到知识技艺没有及时学习,到了需要用时一定会后悔;喝醉酒必然会说不该说的话,到了酒醒时一定会后悔;身体健康时不注重保养锻炼,到了患病时一定会后悔。它告诫后人不仅要崇尚节俭、重视教育,还要规范生活。

  在党家村,除了领略精美绝伦的明清建筑群外,更让人称绝的便是家家户户院落墙壁的青砖、门楣上都刻有祖先留给子孙的处世格言与家训,这些文字不仅书法考究,雕工也很精美,既衬托着主人家境的富裕程度,又反映着主人的身份修养和处世态度。这些镌刻在青砖上的中华文化精髓,成为党家村人世代相传相守的家规家训。

  据一直研究党家村家训的党康琪介绍,党家村家训家风文化形成于明清时期,这与当时韩城文脉兴盛有关。党家村的家训一是雕刻在墙壁或门额上,儿女子孙时时得见,耳濡目染;二是语言通俗,稍通文墨的家中妇孺老少都能理解接受;三是在建造房屋时,主人依据自己的阅历体悟,强调了博大精深的儒学体系的某一方面,简明扼要。党家村至今保存较完整的家训有26则,如“读圣贤书,立修齐志”,“思孝安家国,读书教子孙”,“居仁为本务,由义乃长康”,“古今来多少世家,无非积福;天地间第一人品,还是读书。”等等,几乎囊括了修身、处世、兴教、耕读、诚信、清廉、治家、报国的方方面面。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张新科曾评价说,党家村家训,集书法、雕刻、建筑于一体,使人们在庭院里天天可以看到,每天都是一种鞭策和激励。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祁嘉华教授认为,党家村家训,是先祖留给后人的经验之谈,是人生之经典,足以成为后代安身立命的座右铭。

  独特而恒久的家训家风,熏陶了一代代的党家村人。党鉴泉告诉记者,得益于这些家训的成风化人,党家村历代人才倍出。在清代先后出过5名举人、44名秀才;在抗日战争时期,党家村人也担负起了民族责任,有60多人奔赴抗日前线,16人壮烈殉国;新中国成立以来,全村大学生已达220余人,其中硕士、博士近20人。

  韩城市纪委教育室主任杜小林说:“党家村是陕西省首个家训家规教育基地,已接待了全国30多个县市10余万干部群众。随着党家村家训在全国的推介,党家村的家训将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和践行”。

  《中国家规》里的“陕西故事”:“家训”背后故事多

  杨震公祠四知坊

  杨震:“四知”高风传千古

  在中国历史上,你可能不知道他是谁,但你一定熟悉他说过的一句话,那就是:“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这句流行了近两千年的话,究竟是出自孰人之口又是如何流传开来的呢?

  说这句话的人,就是一位陕西人,名叫杨震。

  杨震,字伯起,是弘农华阴(今陕西潼关)人,东汉名臣,教育家、政治家和思想家,也是我国古代清官的典型代表。

  杨震自幼勤奋好学,精通经史,博览群书。20岁后,自费开设学堂教授学生,坚持有教无类、不论贫富,四方求学者络绎不绝,有弟子三千,多成栋梁之材,有人说他是可以和孔子相媲美的人,所以人称“关西夫子”、“关西孔子”、“四知先生”。大将军邓骘听说后多次召请他做官,为国效力,杨震都推辞不受。邓骘更加钦佩,遂举荐为“茂才”。杨震见推脱不掉,只好答应。此时他已五十岁了。从官后的杨震升到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后至太尉。

  那么,流传千古的“四知先生”是怎么来的呢?

  史载,杨震从荆州刺史调任东莱太守赴任途中,路经昌邑时,昌邑县令王密因杨震在荆州刺史任上举荐过他,为了报恩,特备五公斤黄金,乘夜深人静,送给杨震。谁知,杨震不但拒不接受,还严厉批评了王密:“我提拔你是因为我了解你,知道你对国家有用,你怎么就不了解我呢?”。王密又劝他说:“现在三更半夜的也没有人知道,您就收下吧,又不会对老师有什么影响。”杨震正色道:“怎么会没人知道?你顶天而来,天知道;踏地而来,地知道;携金而来,你知道;赠金与我,我知道。既然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为不知。”听完此话,王密羞愧而去。

  “暮夜拒金”的故事从此传开,成为千古佳话,后人也因此称杨震为“四知先生”。

  杨震后来官至司徒太尉。汉安帝时,因得罪宦官而被诬陷罢官,回乡途中,忧愤之下,杨震饮鸩而死。

  杨震教育子孙非常严格,要求他们不以高贵门第自傲,在衣食住行方面过平常人家的生活,如吃家常便饭,出门徒步而行。他的做法使一些亲友很不解,劝他为子孙布置产业,杨震说:“让后世的人称他们为清白官吏的子孙,不是很好吗?”

  在杨震的言传身教下,他的五个儿子生活简朴、为官清廉,皆以“清白吏”而誉满天下。

  杨震被公认为是杨氏家族的发脉始祖。其“清白吏子孙”的家规,也成为杨氏家族代代相传的家风。杨氏后裔中因文韬武略、清正廉洁而载入史册的不乏其人,如北宋著名思想家、教育家、理学大师杨时,南宋爱国诗人杨万里,明代名相杨士奇等。

  在随后几千年的繁衍中,杨氏后人都以“四知家风”、“清白传家”作为祖训。以杨震“四知”典故命名的“四知堂”、“清白堂”,遍布海内外,在浙江、福建、广东、河南、重庆等地甚至马来西亚、印尼、新加坡等国都有杨氏后人为纪念杨震所建的祠堂,杨震精神已超越了时空。

  杨震就是这样被浓墨重彩地载入了中华史册之中。中华伏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袁义达说,杨震以清廉正直的品德开创了杨姓“清白传家”的家风。在他的影响下,其子孙也继承了这一性格和品质。杨震的为官品德和治家理念,是我们中华传统文化之精华,永远值得世人学习。潼关杨震文化研究会会长李建华认为,“清廉正直,恪勤竭忠”伴随了杨震的一生,他清白廉洁的形象和节操,是留给我们最好的遗产和礼物。渭南师范学院梁建邦教授评价道:“四知遗训家声远,三相流芳世泽长。”良好家风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杨震的身上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一个封建官吏的高风亮节,杨震家风,影响了一代又一代杨氏后裔和中华儿女,对后世在家庭生活中继承先祖的优良品德和传统起着积极而有效的约束和激励作用。

  近年来,随着中华传统文化的回归,“四知先生”杨震也为更多的人所熟悉和敬仰,来潼关祭拜、参观者日渐增多,潼关县也倾力挖掘传统文化,打造“四知文化”品牌。占地80亩的杨震公祠也于2011年9月建成开放,被省纪委命名为省级廉政教育示范基地。

  今天的“四知堂”里,通过电子触摸屏、诗词水幕墙、幻影成像等现代声光电技术,两千年前的杨震和他“暮夜拒金”的故事在生动中讲述着……

  《中国家规》里的“陕西故事”:“家训”背后故事多

  于右任书写的“四为”

  张载:为中华万世开创太平

  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说:“自古以来,我国知识分子就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志向和传统。一切有理想、有抱负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都应该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积极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引用的这四句传世经典,出自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关学创始人张载之口。

  能道出这等惊世传世格言的,应当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张载,祖籍大梁(今河南开封),(1020年)生于长安,是北宋理学创立者之一。

  史载,张载从小天资聪明,15岁时,其父张迪在涪州(今四川涪陵县)知州任上病故,张载和5岁的弟弟张戬随母亲,护送父亲灵柩欲回大梁安葬,行至眉县横渠镇时,因盘缠不足又闻前方发生战乱,于是将父亲安葬于横渠镇南8公里的大镇谷迷狐岭上,从此一家人便生活在了眉县。

  张载一直有精武救国思想,21岁时遂向时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主持西北防务的范仲淹上书《边议九条》,陈述自己欲夺回被西夏夺去的洮西之地的设想。范仲淹召见了张载,认定其日后定成大器,便劝张载弃武从文,鼓励张载从《中庸》读起,研习儒家经典。张载此后遍读儒、佛、道家书籍,将其中知识融会贯通,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关学体系。

  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38岁的张载与苏轼、苏辙兄弟同登进士。后因对王安石新政变法有歧意,辞官回到陕西眉县横渠镇。20年后的熙宁十年(1077年),张载被推荐得以再次任礼部副职。因支持推行复古婚冠丧祭之礼未果,又借病辞官回家。当年农历十二月行至临潼,当晚住馆舍,沐浴就寝,第二日晨与世长辞,终年58岁。

  据史料记载,张载去世后,家人无钱为其置办棺木。家中箱柜打开后,也唯有书籍,最后还是学生筹资,将这位一代宗师运回眉县,与其父张迪,其弟张戬一起埋在大镇谷迷狐岭上。张载讲学的崇寿院也被改为横渠书院,张载被后辈尊称为“横渠先生张夫子”。

  张载辞官回到横渠后,依靠家中数百亩薄田生活,整日讲学读书,“俯而读,仰而思。有得则识之,或半夜坐起,取烛以书……”在这期间,他写下了大量著作,对自己一生的学术成就进行了总结,并带领学生进行恢复古礼和井田制的两项实践。他极其重视对家族子弟及学生的道德礼仪教育,针对家族人员,张载制定了基础的家规家训即“六有”“十戒”,规范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六有”“十戒”的基础上,张载还提出了更高的道德规范要求,特别是撰写了《东铭》《西铭》训辞,书于书院大门两侧,是家族弟子与学生必须烂熟于心的座右铭。

  张载虽然出生在封建官僚家庭,但常年与百姓生活在社会底层,体味着百姓生活状态,积极推行“民胞物与”的仁爱精神,“敬德爱民”的道德风范,“精思力践”的学风,用“大心体物”的气度与“太虚即气”的唯物宇宙观以及“一物两体”的辩证思想,构建起关学思想的学术体系,被称为“十一世纪的世界级大儒”。

  在张载为后世留下的宝贵精神遗产中,当然包括历代流行不衰的四句名言: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根据四句名言每一句开头都有一个“为”字的特点,又被人简称为“四为句”。对于“四为句”,解释的难点在第一句,有专家对“四为句”简释如下:

  第一句“为天地立心”。是指为社会建立一套以“仁”、“孝”等道德伦理为核心的精神价值系统。在张载看来,“立心”也就是“立天理”之心,因为天理“能使天下悦且通”,从而使“天下”(社会)必然会普遍接受仁孝之理等道德价值。依据这些来看,“为天地立心”的涵义很清楚,其重点不在认识论,而在价值论。

  第二句“为生民立命”。“生民”指民众,“命”指民众的命运。史称,张载“喜论命”。“为生民立命”之“命”,主要指人的命运。历史上长期流行的是命定论,认为人只能听凭命运的摆布。而张载认为,只要通过自己的道德努力,人就能够在精神价值方面掌握自己的命运从而赋予生命以意义。因此,“为生民立命”是说为民众选择正确的命运方向,确立生命的意义。

  第三句“为往圣继绝学”。“往圣”,指历史上的圣人。“绝学”,指中断了的学术传统。理学家普遍认为,儒家学统自孟子之后就中绝了,所以要努力恢复。张载继承“绝学”,却并非照搬前人,而是力求创新,在他的学说中有不少内容是六经所未载,前圣所未言的。

  第四句“为万世开太平”。“太平”、“大同”等观念,是周公、孔子以来的社会政治理想。到北宋,以范仲淹为代表的政治家、思想家都提出过“致太平”的主张。张载不局限于当下的“太平”秩序,而是以更深远的视野展望“万世”的“太平”基业问题,这是他的不同凡响之处。总之,“四为句”涉及社会和民众的精神价值、生活意义、学统传承、政治理想等内容。

  根据这样的解释,“四为句”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

  为社会重建精神价值,为民众确立生命意义,为前圣继承已绝之学统,为万世开拓太平之基业。

  张载关学思想在新时期的重新流传和推广中,眉县的一些有识之士如卢文远等就曾做了大量工作,1999年,眉县举行了张载关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此后,张载及其思想在欧美、东南亚及港澳台一带也备受推崇,不少海内外专家学者,张载后学后裔,不远万里前来张载祠拜谒求学,开展学术交流活动,有关张载思想的著作被翻译成英、德、日、韩等多种外文版本广为流传,日本和韩国还将《西铭》作为必修科目,编入了大、中、小学教科书。

  2016年11月,宝鸡市在眉县横渠镇横渠村建成了全省首家家风馆,馆内分别陈列了历代名人家训,横渠村、眉县以及西府12个县区的优秀家训、家风等,让宝鸡市优秀的家训、家风一览无余。此外,将一些优秀的家风门楣进行整理,牌匾家训在横渠村入户上门,构成了三秦大地上一道既传统又现代的靓丽景观。

  家风家训,作为中华灿烂文明中一朵独特的奇葩,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洗礼下,必将融合出凤凰涅槃的效果,助力于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事业。

编辑: 刘昱
关键词: 家训;张载;杨震;家规家训;杨氏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