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我能回报40年的就是培育出中国“金种子”

2018-06-07 08:32:00来源:大秦之声

今天是2018年6月7日,星期四,农历四月二十四。西安最低气温16℃,最高气温31℃,多云转小雨。西安空气质量指数92,良。西安、咸阳今日车牌号尾号4和9限行。

 

“2017年玉米收得晚、小麦播种晚,冬季冻害、春季倒春寒严重,关中、豫北小麦病害欠收。但‘西农511’依然生长强健。”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小麦育种专家吉万全教授心里,学农、务农、爱农就是为父老乡亲培育出旱涝保收的“金种子”。吉万全指着楼道对记者说:“看,这一阵我们实验室和办公室都没人,这一个月老师和学生都去黄淮麦区的试验示范点收麦子去了。”

吉万全教授(右二)育种团队在杨凌官村试验田工作

吉万全教授说的黄淮麦区是全国小麦生态区划中的最重要麦区,以陇海铁路线为轴,西起甘肃天水,东到江苏连云港,北至河北石家庄,南到安徽阜阳。黄淮麦区播种面积占全国的55%,产量则占了60%,是中国人碗里的主粮,在国家小麦生产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灾年,“西农511”表现良好

“西农511”是今年5月刚刚通过国审的西农小麦新品种,是兼具优质、抗病、抗逆、抗倒伏优点的小麦新秀。目前在陕、豫、皖、苏61县25个试验示范点种植,延续着黄淮麦区的“西农”风景。我国黄淮麦区40年来的几次小麦品种更新换代,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专家学者举足轻重、功不可没。

吉万全教授(左)指导试验田管理人员

灾年看品种。吉万全教授介绍,黄淮麦区尤其是河南,今年4月初低温之后遭多次狂风暴雨的袭击,冻害、赤霉病、倒伏,让不少小麦“倒下了”,西农“511”综合表现良好。河南省鹤壁市小麦种子经销商董本波从事种业27年,每年都要到外出考察,引进新品种。去年和今年引进的“西农511”,试种近200亩长势喜人,目前种子已被鹤壁市小麦种植户预订一空。董本波说:“种植户能找到一种适合当地土壤、抗病性强、生长条件适宜的小麦新品种实属不易。‘西农511’抗赤霉病、条锈病、白粉病能力强,今年还经受了倒春寒的危害。七灾八难都不怕,那就中啦!”

立志培育优良品种 让全国人吃饱

吉万全,1963年出生在陕西渭南市合阳县的一个农民家庭。他对儿时的第一印象是,吃不饱。那时种麦靠天吃饭:“我老家地处渭北旱塬,以前小麦产量低,病害严重,一人一年才打五六十斤麦子,老百姓吃不饱。”1979年,吉万全考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前身西北农学院农学系,专修农作物育种和良种配套,他发誓要培育出好种子,让家里人、县里人、全国的人吃个饱。

入学就读,吉万全对穿着蓝色中山装、戴着草帽、骑着自行车的小麦育种专家非常羡慕,觉得那是最牛的装束、配置,盼着自己有一天也能那样神气地走进麦地。吉万全说:“当时觉得老师们非常了不起,对我国小麦生产贡献很大,作为学农的自己,这一生当有所作为。”

1983年,本科毕业的吉万全被分配到黑龙江大庆,从事玉米育种。从黑龙江到海南,再回到陕西,1985年他考取了西北植物研究所硕士,回归小麦育种学习。1988年硕士毕业后,吉万全专事研究小麦育种,至今已30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 ,黄淮麦区产麦不断跃上新台阶、满足群众新要求。吉万全介绍,上世纪80年代小麦育种主要目标是高产,保证百姓温饱;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高产有保障后,要求小麦优质育种,吃饱又要吃好;上世纪90年代以后,小麦育种目标变为优质、抗病。2000年以后,黄淮麦区赤霉病西移、北扩,赤霉病成为小麦育种需要解决的问题,抗病虫害成为高产优质之后的新目标;目前,根据农业供给侧改革,玉米等作物减少种植面积,要求小麦稳产、优质、绿色、营养等多元化育种。

吉万全教授(右)在试验田给学生授课

好种子,才能种出好粮食。培育“西农511”育种历时12年,“西农511”通过国审之后,有同志说,吉万全运气真好,多少人一生没能选育出好种子,你们选育出来了。吉万全的同事陈春环回答充满感慨:“这不是运气,是12年的坚持与奋斗。”

工作30年来,每一个新品种,都是吉万全的“心头肉”。采访中,吉万全拿起办公室做有标记的小麦单株一个个数着:一、二、三......十个麦粒,这些单株是长麦穗,在种植密度不变,抗性好、保证强筋的同时可以再增产。他告诉记者,这是下一个新品种的样本。

把奋斗精神谱写在黄淮大地上

吉万全的身上,传承着老一辈育种专家的奋斗精神。他手把手教学生、亲力亲为带团队,经费、人手紧张时带头加班干、加油干,团队成员和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陈春环老师说,农忙时,吉老师在麦田蹲下去、站起来,这样枯燥的动作每天重复几百次,常能听到他的膝盖嘎嘣嘎嘣的发响,他却不以为然,当选出一株很满意的单株时,他会兴奋一天。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育种专家吉万全说:“我们农科人干的都是一件一件的小事,做好这些一件件小事,就能让中国的饭碗里装中国粮,中国粮食用中国品种,才能回报改革开放40周年,我们能回报这个时代的就是为中国选育出‘金种子’。”

吉万全教授向记者介绍下一个新品种样本

吉万全说:“西农一辈一辈育种专家对黄淮麦区贡献很大,其科研严谨,为民着想,潜心实干的作风,是我们这一辈育种人的榜样,奋斗的动力。”据不完全统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先后培育了100多个优良小麦品种,累计推广面积近20亿亩,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西农”小麦良种还通过“一带一路”倡议走出了国门,在非洲和中亚逐步落地开花。

 

要闻快讯

1.陕西省今年26.9万名考生参加高考

陕西省26.9万考生今明两日在全省9133个考场参加高考。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高考成绩的公布以及志愿填报都将提前一天,6月24日统一发布高考成绩,6月24日到27日进行考生填报志愿环节。

2.陕西省3人获评非遗保护先进个人

文化和旅游部近日对全国50家“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集体”和99位“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个人”进行表彰,陕西省3人获评“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3.陕西省北斗站点设备月底安装完成

陕西省测绘地理信息局透露,目前陕西省北斗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系统建设项目已完成关中及陕南20余座站点的设备安装工作,全部站点计划于6月底完成。

4.延安市子午岭林区监测到迄今为止最大的金钱豹野生种群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东北虎豹监测与研究中心和北京师范大学虎豹研究团队近日发布了最新研究结果,证实在陕西省延安市境内的子午岭林区,监测到迄今为止最大的华北豹野生种群。

5.陕西省2017年签订技术输出合同16034项

陕西省2017年与兄弟省市及国外地区共签订技术输出合同16034项,成交金额617.66亿元,比2016年增长18.23%,占陕西省技术输出合同总成交金额的67.02%。

6.西安空港口岸第56条国际航线正式开通

柬埔寨澜湄航空运营的西安至暹粒航线航班今日4:05降落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标志着西安空港口岸第56条国际航线正式开通,柬埔寨澜湄航空成为入驻该口岸的第29家航空公司。

7.陕西人去年人均发12件快递

陕西省邮政局近日发布了2017年邮政行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去年陕西人均快递使用量为12件,人均快递支出146.94元。

8.陕西省启动增殖放流活动

陕西省昨日启动增殖放流活动,从昨日至10月中旬,将在嘉陵江、汉江、丹江、黄河、渭河、泾河等8条流域和贫困地区江河湖库主要水系进行,计划放流鲫鱼、鲢鱼鱼等550万尾,放流濒危物种大鲵、秦岭细鳞鲑2.7万尾。

9.泉吉±1100千伏特高压 直流输电工程全线贯通

国网陕西电力昨日举行的吉泉工程全线架通仪式透露,渭南市境内陕2标N6711~N6730段导线牵引的就位,标志着昌吉-古泉±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全线贯通,该工程经过调试后,今年7月将具备带电条件。

10.西安市城中村房屋出租3日内须向村(社区)委员备案

西安市规定,今后城中村出租房屋,3个工作日内将房屋出租情况及承租人基本情况向村(社区)委员会备案。

 

看精彩点往期

从放牛娃成科学家,需要20年努力、坚守

上树偷果、公交抠脚的大妈,让人如何尊重你?

放大招了!陕西汽车年产能要达300万辆

大国制造,从中国匠心开始

资本不会错过西安便利店重大机遇

管控人车路减少出事故

编辑: 舒隆焕

我能回报40年的就是培育出中国“金种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小麦育种专家吉万全说:我们农科人干的都是一件一件小事,做好这一件件小事,就能让中国的饭碗里装中国粮,中国粮食用中国品种,才能回报改革开放40周年。我们能回报这个时代的就是为中国选育出“金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