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西安4月1日消息 栽好梧桐树,自有凤凰来。以对标先进自贸区为目标,浐灞自贸功能区自挂牌成立以来,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号工程”,创新机制、狠抓落实,多措并举厚培优渥营商生态,为项目落地和企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支持。

五年来,浐灞自贸功能区聚焦市场主体和群众关切,深化制度创新,加快流程再造,在市场准入、项目落地、权益保护等方面不断加强创新突破,加大简政放权,努力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为自贸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精简流程,降低市场准入门槛

营商环境是市场主体的活力之源,下好营商环境的“先手棋”,就下活了经济发展“全盘棋”。挂牌以来,浐灞自贸功能区坚持变“政府思维”为“企业视角”,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担当,敢于破解发展中遇到的难题,勇于铲除脚下的“绊脚石”,践行重商、亲商、安商、护商理念,形成“服务有温度、市场有活力、发展有特色”的营商环境。

浐灞自贸功能区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央广网发 西安浐灞生态区 供稿)

为有效提升企业开办便利化水平,浐灞自贸功能区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断加强和规范事中事后监管,积极对接相关部门,打通各个环节和通道,以互联互通、业务协同、信息共享的工作模式,确保“一网通办”有效落实。

在企业登记、公章刻制、税务登记专网入驻“企业开办专区”的基础上,浐灞自贸功能区持续推进登记模式简化,加大企业服务力度,优化提升“企业开办服务专区”标准化建设。推广“证照联办”审批模式;实行进同城通办、跨区迁移档案合并办;提供“一对一”帮办服务……浐灞自贸功能区持续降低市场准入门槛,以高效便利的登记服务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擦亮了“人人服务、事事周到”的浐灞营商环境品牌。

减负提效,推进项目落地生根

政务能效做“加法”,审批流程做“减法”。长期以来,建设项目市政配套外线工程审批存在办理时间长、手续事项多、多头跑等突出问题,饱受诟病。针对一系列难点、痛点、堵点问题,浐灞自贸功能区深度优化“便民利企”工作,主动对标先进,先行先试,在全国率先推行“市政通”集成改革,将道路正式开口、管线接入、绿化迁移、挖掘占道等11项市政配套外线工程审批事项进行优化整合,让外线工程审批事项办理时限由1个月缩减至5个工作日,进一步为项目“松绑”、为企业“减负”。

浐灞自贸功能区优化“便民利企”工作,在全国率先推行“市政通”集成改革(央广网发 西安浐灞生态区 供稿)

从“六个一”审批工作法,“‘一带一路’外经贸综合服务平台”到“水电气暖综窗”“交房即交证”“建筑工程施工许可分阶段办理”,浐灞自贸功能区革故鼎新,从简政放权、创新监管、优化服务三方面为突破口,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全力推进市政公用服务领域改革,力求“最多跑一次”改革快速向市政公用服务领域延伸,让政策“含金量”变成企业获得感,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浐灞路子”。

精准施策,促进企业稳定经营

改善营商环境,就是要聚企业、聚人心。近年来,浐灞自贸功能区通过精简办事程序、创新体制机制等方式,在一点一滴的工作中,将“群众事情无小事”落到实处,为企业规范经营、稳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西安浐灞生态区启动“瓶改管”试点工程(央广网发 西安浐灞生态区 供稿)

“获得用气”作为营商环境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关乎企业生产、群众生活。聚力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提升群众“安全用气”指数、优化营商环境,浐灞自贸功能区以供给侧改革为指引,与秦华燃气集团建立合作,通过“四免”服务、政策优惠等利民举措,大力推广用更加稳定、规范、可靠的天然气来替代安全风险较大的液化气,实现了降风险、降成本、调结构、优服务的效果,成为全省以及西北地区首例“瓶改管”示范项目区域。

与此同时,聚焦根治欠薪工作,浐灞自贸功能区在全市率先打造根治欠薪新平台——“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一站式服务中心”,通过“一个窗口对外”,将劳动监察、劳动仲裁、司法审判融入到根治农民工欠薪工作全过程,实现调、裁、诉高效衔接,不仅畅通了农民工维权的“绿色通道”,也进一步促进了自贸区企业的依法经营、良性发展。

浐灞自贸功能区聚焦市场主体和群众关切,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央广网发 西安浐灞生态区 供稿)

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回顾过去的五年,浐灞自贸功能区以坚定的决心,持续优化企业营商环境,全面提升企业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水平,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展望未来,接续奋斗是最好的选择,浐灞自贸功能区将继续秉承“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的自贸区发展理念,坚持服务导向,树立服务意识,以更深层次、更高标准推动营商环境再升级,打造营商环境“浐灞样板”,助力西安追赶超越和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西安浐灞生态区 供稿)

编辑:刘昱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