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吗”“贼大”“强硬”“胖次”……近来,知名辣条品牌卫龙部分产品包装上的字样,被指打低俗“擦边球”,引发关注。对这一现象,有网友表示见怪不怪,也有网友认为产品包装设计必须谨慎。30日,卫龙就包装问题致歉,决定停止生产有争议文案的包装。

作为辣味休闲食品行业龙头企业,卫龙这几年的一些产品频频“出圈”,这离不开营销上的创意。为提高产品销量,企业在包装上花心思本无可非议,但任何创意都必须要有底线和边界。包装上大字加粗“约吗”“胖次”等字眼,本就为了抓人眼球,难免引人遐想。这到底是不是有意为之、打“擦边球”迎合低级趣味,只有企业自己最清楚,但包装词汇引起争议,令一些人不适,就说明它们已经有逾越某种合理边界的嫌疑。

如今,很多网络流行词汇概念模糊、在不同语境中有不同的内涵和指向,用不用、怎么用,因人而异,这是个人选择,只要不违反公序良俗和法律法规,就无可指摘。但如果把它们当作商品的标签和营销口号,甚至印到产品包装上广为传播,那就必须谨慎,事先要评估社会效应。包装不只会影响消费者,更代表企业形象。卫龙的这些字眼,引起一些人反感,对企业形象又能有多大的好处呢?若一味迎合低级趣味,恐怕要适得其反。

事实上,随着人们消费观念日渐成熟,比起花里胡哨的包装,消费者更重视食品的品质与安全。像卫龙这样的行业龙头企业,更应在消费者最关切的食品安全方面下大功夫、做好示范。扛起社会责任,将原则和底线放在心里的企业,才能赢得消费者的尊重与信任,赢得口碑与市场,也才能走得更长、更远。(央广网特约评论员 朱昌俊)

编辑:郭雨密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