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人:

郭健,山西省政协常委、山西省文联主席。曾任山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兼山西省网信办主任、文明办主任、外宣办主任,山西省文联党组书记,山西广播电视台党委书记、台长、总编辑。

“沉浸于历史,沐浴着文明,在宁静的氛围中观照内心,守候情怀,升华境界。博物馆,一个奇妙的所在。”

——郭健

 

鼎是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程中重要的物质载体。“民以食为天”,八千多年前,作为炊煮食物用的陶鼎出现,使中国人的饮食又一次有了很大飞跃。传说黄帝作三鼎象征“天、地、人”,禹铸九鼎象征“九州”。约四千年前,随着早期国家的诞生,历史又赋予了鼎新的文化内涵——政权的象征。

赵卿墓俯视图(央广网发 山西省博物院供图)

1988年,在太原金胜村一电厂扩建的时候意外发现了一座春秋墓葬,这座墓葬保存非常完整,共出土随葬品3400余件,仅青铜器就有1402件,墓葬旁边还有规模庞大的车马坑。这座墓葬是迄今为止所见春秋时期等级最高、规模最大、随葬品最丰富、资料保存最完整的晋国高级贵族墓葬,据专家考证,墓主人就是赵鞅——赵简子。

赵简子在春秋晚期晋国六卿角逐中脱颖而出,直至“赵名晋卿,实专晋权,奉邑侔于诸侯”,执晋国六卿之牛耳。他还勤周敬王,获得周天子嘉奖;与范宣子合铸刑鼎,公布了晋国历史上第一部成文法典;创建晋阳城,把晋国赵氏的政治中心北迁于太原。在赵简子的带领下,赵氏迅速强盛,成为了一支无与争雄的政治力量。

镬鼎(央广网发 山西省博物院供图)

出土于赵卿墓的镬鼎,全名叫附耳牛头螭纹蹄足镬鼎。我们先来了解下它的造型: 外撇的双耳附于颈下,鼓腹圆收形成圜底,鼎身前后各有一环形耳,鼎身下有三个蹄足,蹄足上部以兽面装饰。腹部以绹索纹分隔成上下两部分,均饰牛头双身蟠螭纹。这件鼎通高93厘米,腹深50厘米,口径有102厘米,重达220公斤 ,它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春秋时期最大的青铜鼎。

羞鼎(央广网发 山西省博物院供图)

据周礼记载,鼎根据使用方式的不同主要可分为三类:升鼎、羞鼎、镬鼎。升鼎也叫正鼎,是盛放从镬鼎中取出熟肉的器具。羞鼎则是盛放佐料肉羹的器具,与升鼎相配使用,所以也叫“陪鼎”。而镬鼎形体巨大,多数没有鼎盖,常用于直接蒸煮牲口。

(央广网发 山西省博物院供图)

在烹煮时,不同的食材需要用不同的镬鼎将其烹煮。按照《周礼》规定,镬鼎根据其形制的大小不同,又可分为牛镬、羊镬和豕镬。这件镬鼎出土时,鼎内放有牛肩胛骨一块,参照该鼎的大小推断它应该是可以煮全牛的牛镬。

升鼎(央广网发 山西省博物院供图)

赵卿墓还出土一套七件的升鼎,加上其他规格的升鼎以及羞鼎,墓中出土的鼎共27件。汉代学者何休注解《春秋·公羊传桓公二年》称:“礼祭,天子九鼎,诸侯七。卿大夫五,元士三也。”所以墓主用的可能是诸侯之礼,这和赵卿本人卿大夫的身份不符。这也反映出春秋时期为我国历史上的动荡时期,诸侯、卿大夫的发展和僭越对传统礼乐制度造成了冲击和破坏。

(央广网发 山西省博物院供图)

镬鼎气势磅礴,无声地昭示着主人的威严与高贵,而器身上精细繁缛的花纹更是将它装点成一件不可多得的珍品。使用模范法铸造的青铜器大部分都是根据器形特点进行分范,镬鼎属于圆形的青铜器,具有对称的几何形状,利于进行分层分块制范。从镬鼎上的范缝来看,此鼎的范铸结构明确,就是将耳、足、圆形环分别用2块合范铸成,鼎身则是由8块分范合铸。

为了保证青铜器各范块衔接完美无错位,一般会采用榫卯结构将范块结合在一起,现在镬鼎鼎体的外围还可以看见隐约的范缝。而鼎身纹饰的铸造,采用了比较先进的印模技术:这件镬鼎颈部共有24组花纹,下腹部和颈部纹饰相同,对于这样循环型的纹饰,需要先制作出一块花纹模子,再按照大小和部位,在各种模子上印出花纹,作成薄而均匀的花纹泥片,拼装到颈部和下腹部的外范底托上,合成一件完美的青铜器外范。这样既提高了效率又保证了青铜花纹的正确,也促进了青铜器制作的商品化。

赵卿墓中出土的镬鼎及其他青铜器,体现了晋国青铜器的艺术理念、工艺设计和铸造技术皆开当时变革风气之先,它以中原风格为基础,吸收北方草原文化因素中取法自然的活泼浪漫,在浑厚肃穆中添加灵巧秀丽,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面貌,于列国青铜文化中自成体系,成为了中国青铜艺术中璀璨的明珠。

编辑:郎麒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