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改变投放习惯 沪涉外小区打造垃圾分类“样板房”

2018-08-26 10:50:00来源:解放日报

  “230多只垃圾桶一夜之间从楼层撤掉,我们心里也没谱。”说起垃圾分类这件事,荣华居民区党总支书记盛弘一开始很焦虑。

  位于古北黄金城道的华丽家族小区,457户中涉外户数达86户,占19.4%。即使在老式公房,垃圾分类都不是很容易的事,而要在涉外家庭占五分之一、租客占到近一半的商品房小区,改变居民原来的垃圾投放习惯,实现垃圾定时定点投放,难上加难!

  但一切的变化就是从楼层撤桶开始的。让盛弘高兴的是,华丽家族小区自3月30日起实施垃圾分类以来,第一天还有100多户未按新规投放,第二天锐减至30多户,目前除零星几户外,小区90%以上居民做到了垃圾分类、定点投放。

  据悉,这是继中华别墅小区实施垃圾分类后,虹桥街道推出的涉外商品房小区试点,这个“样板房”一旦成功,将会在更多商品房小区、涉外小区推广垃圾分类。

  改变投放习惯不易

  3年前,华丽家族小区曾有一栋居民楼试点垃圾分类,结果失败了。这一次,荣华居民区选择华丽家族小区再进行垃圾分类试点,居委会、业委会、物业都暗暗捏着一把汗。

  这是沪上首个进行垃圾分类试点的涉外小区。华丽家族小区涉外家庭占86户,其中日籍7户、韩籍 4户、欧美23户,港台49户。这意味着,垃圾分类的试点要走国际化路线。“别的小区用中文宣传就够了,我们还要同步进行涉外家庭的宣传。”不过,盛弘对此挺有信心。老外对垃圾分类的接受度、认可度比较高,荣华居民区这些年也积累了很不错的民意基础,建立了沟通平台。

  让居民一下子改变原来的投放习惯,这行得通吗?民意调查显示,居民的初始意愿是60%,这个比例不算高。“楼层设桶本身就存在消防隐患。”古北物业小区经理何忠雷说。小区注重依法推进,在撤桶之前,对楼层设桶、垃圾箱房设置存在的安全隐患开具了整改通知,派出所对楼层垃圾桶占用公用部位、疏散通道等加强监督检查和协作执法,同时,将垃圾分类写入居民公约,用契约精神、规则意识强化社区治理法治化水平。

  涉外家庭成带头人

  上午11时许,家住12号楼的台胞倪先生拎着一大袋垃圾从家里走出来,径直朝小区东南角走去。约5分钟后,他到了垃圾箱房,倪先生停下脚步,把垃圾袋扔进了“干垃圾”这一箱。接着,他从口袋里掏出两节废旧电池,扔进“有害垃圾”这一箱。倪先生注意到,四个垃圾箱体上都标明了垃圾的走向。比如“干垃圾”和“湿垃圾”,分别由高洁公司和环洁公司不同的车辆分装,日产日清,最后运往废弃物处置中心。“可回收垃圾”积满后预约新锦华公司收运,进行资源化处置;电池等“有害垃圾”,积满后预约高洁公司收运。

  倪先生眼见着自己住的小区要实施垃圾分类,表示很支持。“小区的组织力量还是很厉害的,我们愿意配合。”

  要让涉外家庭接受垃圾分类这件事,居民区下了一番功夫。“这些年,我们荣华居民区建立了市民中心活动、议事厅等中外居民自治平台,一旦发起号召,这些老外积极分子都行动起来,成为助推宣传的骨干和志愿者。”盛弘说。古北地区日籍居民的慈善组织也非常支持,尾崎祥子女士专门帮助翻译垃圾分类倡议书日语版,并在日籍太太群里主动宣传。在动员过程中,小区也特别注重面对面地与外籍居民沟通,垃圾分类活动得到了小区涉外家庭的支持,不少家庭还成为垃圾分类的志愿者和带头人。

  党员充实志愿者队伍

  此前几个小区垃圾分类成功都与发挥党建和志愿者作用分不开,而在商品房、高档商品房和涉外商品房中,党建正是需要进一步夯实基础的地方。

  撤桶后,小区每天的垃圾分类情况都在进行统计归纳,“原以为会遇到很大阻力,但没想到,垃圾定投的效果很好。”业委会主任说,撤桶一周后,居民垃圾投放情况稳定,垃圾分类率超过90%,定点投放率超过95%。小区还开设了家政及物业保洁人员的垃圾分类知识培训。

  “我们还在选择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小区逐步扩大试点。”虹桥街道党工委书记胡煜昂说,虹桥街道正积极创建垃圾分类示范街道,在16个居民区6种类型小区推行定时定点垃圾源头分类全覆盖,其中重点探索商品房和涉外小区。在分类达到95%以上的小区,统一协调优先落实督促作业公司定时分类清运,并协调设置积分自助兑换机,并为小区提供社会组织和经费支持。

编辑: 韩晓余

沪涉外小区打造垃圾分类“样板房”

改变投放习惯 沪涉外小区打造垃圾分类“样板房”,据悉,这是继中华别墅小区实施垃圾分类后,虹桥街道推出的涉外商品房小区试点,这个“样板房”一旦成功,将会在更多商品房小区、涉外小区推广垃圾分类。这一次,荣华居民区选择华丽家族小区再进行垃圾分类试点,居委会、业委会、物业都暗暗捏着一把汗。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