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后街小店|打卡小书店寻踪常德路:“70年前,那个知名女作家就住楼上”

2018-08-11 10:44:00来源:新民网

  【新民网·最新报道】常德路靠近南京西路,几幢高大的商务楼之间,有一幢装饰艺术派风格的老式建筑——常德公寓。如今它被众人熟知,多因女作家张爱玲曾租住于此。

  在常德公寓的底楼,有一家开了十年的小书店,名叫“千彩书坊”。沿街一扇落地玻璃窗隔开了车水马龙的喧嚣,独特的名人“基因”赋予这里不一样的文化体验。

  旧居下的新式书店

  通过大楼一侧的庭院,推门进店,墙上一幅张爱玲的油画像首先映入眼帘,也道出了书店的主题与特色。红棕色的老式桌椅、泛黄的碎花壁纸,加上欧式电话、留声机等一些摆设,老上海的气息扑面而来。书架上,《红玫瑰与白玫瑰》等几本经典之作已被翻得发旧泛黄。

  第一次来这里的人,绝大多数是冲着张爱玲而来的。上世纪四十年代,张爱玲与姑姑曾租住在常德公寓。六年的光景,她创作了最重要的几部作品,也经历了人生和爱情的起落。如今很多人来这里想探访她的上海足迹,但真的来了才知道,曾经的旧居目前只是一处普通民宅,不对外开放。

  “不妨进来坐坐,这里也有关于张爱玲的记忆。”“千彩书坊”的店长李倩是一位温婉的上海女子。她和店员每天不厌其烦地向咨询旧居情况的游客做解释,有时一天要说上百次。

  据介绍,2008年静安区对常德公寓进行过一次彻底的修缮复原,在注重原汁原味和整体性的原则下,对底楼原有商户进行了搬迁,引进实体书店作为商户则成为对常德公寓进行活态保护的不二之选。而书店则引入了当年鲜有的“咖啡+书”的运营模式。“有人说,当年常德公寓楼下就有一家咖啡馆,张爱玲经常光顾。”李倩说,这种说法虽已无从考证,但大半个世纪之后,这样的“巧合”总能给人一种奇妙的感觉,留下无限遐想。

  书店成了很多人探访旧居遗憾的一种弥补,仔细逛来也能发现不小的惊喜。店里有张爱玲作品和传记的专柜,可以买到别处难得一见的书籍。墙上还特别展示了她较为少见的照片、《小团圆》的手稿等等。

  书坊里的慢生活静阅读

  特有的名人“基因”,是一种优势,也有人质疑。李倩从不避讳谈及店里收入主要靠咖啡销售。在她看来,电子阅读的时代,定位“有咖啡香的书店”,他们的目标是“让进店的客人,慢下来生活,静下来阅读”。正如店招上所写“读书是我的生活方式”,而“文字给予的岂止于千彩生活”。

  这些年李倩也慢慢地看到了一些变化。过去坐下来的客人大多是聊天或是看手机,最近两年,越来越多的人捧起了书,就着咖啡,感受窗外常德路的风景,待上一个下午。更直观的是,较她六年前初到店里,书籍的销售量有20%左右的增长,包括张爱玲在内的多位女作家的书籍经常卖断货,供不应求。

  在李倩看来,很多人第一次来,是为张爱玲,但如果客人第二次、第三次再来,或是推荐朋友来,吸引他们的就一定是书店本身。采访这天记者偶遇夏先生,做水产行业的他几乎每周都要来一次,他喜欢“坐下来就心定了”的感觉。也有一位很特别的年轻女客人,每次买的书都只在店里看,从来不带走,至今她已经在店里累积了六十多本书。

  看到坐在角落里认真敲字的人,李倩偶尔会想“他/她会是作家吗?会是下一个传奇吗?”这类天马行空的问题。而对于每位客人,她都希望他们“就像走进自己家的书房一样舒服”。

  (新民晚报新民网记者 李若楠 萧君玮 文图 首席记者 陈炅玮 摄制)

编辑: 唐奇云

后街小店|打卡小书店寻踪常德路

【新民网·最新报道】常德路靠近南京西路,几幢高大的商务楼之间,有一幢装饰艺术派风格的老式建筑——常德公寓。在李倩看来,很多人第一次来,是为张爱玲,但如果客人第二次、第三次再来,或是推荐朋友来,吸引他们的就一定是书店本身。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