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上海家庭医生试点成效显著 千万居民从中受益

2017-03-27 12:35: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上海3月27日消息(记者杨静 林馥榆)自2011年上海开启家庭医生试点工作以来,成效显著。截止目前,已有超过1000万居民从中受益。以家庭医生为基础的分级诊疗制度,正逐渐成为社区居民健康、卫生资源和卫生费用的“守门人”。

上海嘉定区马陆镇家庭医生翁立立为居民看诊中 (央广网记者林馥榆 摄)

  家门口的全方位贴心医生

  对于长期服药又相对固定的老年慢性病患者,尤其是郊区居民来说,反复跑市中心的大医院看病配药渐渐成为一种负担。

  家住上海嘉定区马陆社区的76岁老人沈德斌是一年多前从静安区搬来马陆镇居住的,有着30多年糖尿病史的他深刻感受到了家庭医生带来的好处。“我原先都是去瑞金医院配药。现在搬到这边来了,每次去都要1趟地铁、2趟公交,再加上挂号排队,来回就要花一天的时间,其实真正看病也就只有几分钟时间。”现在,他有什么小毛病就会给家庭医生打电话或者预约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来,就可以得到及时的诊治。

  对此,嘉定区马陆镇沥苑团队的家庭医生翁立立对记者说:“原来作为全科医生,只要坐门诊,解决掉病人当次的诉求就可以。但做了家庭医生后,我们更多地要跟病人建立起类似朋友之间的关系,我要对病人的病情有阶段性的了解,有时候病人来就诊之前,我们之间都有可能事先已经沟通好了。”目前,已经有4000多民居民签约了翁立立医生,每天的工作主要在卫生服务中心里为社区居民的提供预约门诊,对于长期卧床等需特殊服务的病人会定期上门看诊。对于签约居民中的健康或亚健康人群,他也会定期到小区里进行健康宣教,提高居民的防病意识。另外,马陆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为他配了2名助理,协助他的日常工作。

闵行区龙柏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许多附件居民等待看诊中(央广网记者林馥榆 摄)

  “软签约”省钱又便捷

  随着家庭医生制度的逐步推广与完善,居民们开始尝到了“甜头”。闵行区龙柏四村的71岁居民李峰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他因高血压需长期服用泰嘉、可定、47.5毫克倍他乐克这三种药物。以往去三甲医院配药,三种药物一个月加起来需要花费511.2元,自付比例30%,他要拿出153.36元,但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由于“药品零加成”的实施和医保报销比例不同,三种药物总价只要416.97元,自付比例10%,他仅仅需要拿出41.7元即可。这样一来,一年就可以节省1628元,再加上老伴,两个人每年就可节省3000多元。

  “现在看病拿药省钱又方便。我经常会听到有人担心,签约了以后束缚住,不能自己去看病,其实没这回事。”李峰对记者说。尽管签约了“1+1+1”,他也会根据实际需要去其他医院看病,比如瑞金医院等,完全不受限制。

  上海市卫计委主任邬惊雷表示,现在还有不少人对家庭医生有所误解,以为签约了家庭医生看病会受限制。其实不然,目前的签约制度施行的是“软签约”,居民可以自行选择就诊的医院,更多的目的是在于引导居民改变就医习惯,让常见病慢性病的治疗在社区就能解决,缓解大医院人满为患的局面。他还介绍,目前各项家庭医生制度也是向签约居民优惠倾斜的。签约居民可在签约机构内预约优先转诊至上级医院,上级医院拿出50%的专科和专家门诊预约号源,提前50%时间优先向家庭医生与签约居民开放。

  自2011年起,上海启动家庭医生制度构建以来,已覆盖全市所有社区,签约居民超过1000万人。据上海社会调查研究中心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受访居民对家庭医生制度的知晓率达到88%,92.1%的居民表示找家庭医生就诊方便,对家庭医生服务态度与服务效果的满意度分别达到95.5%和89.1%。截止2017年3月20日,上海全市已有21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正式启动了“1+1+1”签约,达到了全市社区总量的89%,签约常住居民超过155万人,其中60岁以上老人132万人,占上述社区60岁以上老人的36.8%。

  据透露,随着家庭医生制度的不断完善,未来同时不仅仅是60岁以上慢病老人,还有望向儿童推广,可以在预防保健、免疫接种、常见病多发病治疗等方面给儿童和家长提供便利。

编辑: 唐奇云
关键词: 家庭医生;家庭医生试点;健康守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