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上海6月22日消息(记者杨静 韩晓余)本轮疫情暴发以来,上海中小微企业受到极大冲击,先后出台抗疫助企“21条”和经济恢复重振“50条”等一系列政策举措为企业纾困解难,政策合计全年将为市场主体减负3000亿元以上。

6月起,上海进入全面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阶段,制约企业生产的各类因素有明显好转。截至目前,上海市规上工业企业复工率、专精特新小企业复工率、超市卖场营业率、重点电商平台大仓开业率均已达到或接近100%。

据了解,自5月29日经济恢复重振“50条”发布以来,政策涉及约90%的事项已出台配套细则或建立工作机制,各相关部门已制定出台本领域实施细则130余项,各区发布区域性政策30个。

在全力助企纾困方面,“缓免减退补”各项政策细则加快落地,“50条”叠加“21条”政策合计全年将为市场主体减负3000亿元以上。比如实施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4月1日—5月31日之间已覆盖6.2万户纳税人、新增退税金额466.4亿元,保障了企业现金流的接续。在金融纾困方面,多家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推出助企纾困专项贷款,累计额度超过5000亿元。

为切实助企纾困,保市场主体保就业保民生,上海除对本市餐饮、零售、旅游(指旅行社及相关服务、游览景区管理两类)、民航、公路水路铁路运输等5个特困行业实施阶段性缓缴企业社会保险单位缴费政策外,缓缴范围进一步扩大到产业链供应链受影响的制造业等17个行业所属的困难企业,受疫情影响较大、生产经营困难的中小微企业和以单位方式参保的个体工商户。上海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基金处处长张骁透露,17个扩围行业、中小微企业和以单位方式参保的个体工商户、以及基金会等社会组织申请缓缴社会保险费应符合以下条件:受疫情影响较大、生产经营出现暂时困难、2022年4月以来累计一个月及以上无法正常生产经营且2022年1月至5月发生累计亏损。

上海市经信委中小企业办副主任曹晴晴表示,目前,正开展防范和化解拖欠中小企业账款专项行动,保障款项的及时支付来保护企业的现金流,避免因拖欠而拖累拖死中小企业的情况。专项行动包括全面排查、集中化解、信息披露、惠企服务、权益保护5方面工作。对其中的无分歧账款,将保持清欠率100%,有支付困难的,也将明确还款计划。

今年以来,面对上海疫情冲击,上海市融资担保中心扩大无还本续贷覆盖面,推广“批次担保”模式,业务受理、审批、放贷加力提速,执行低担保费率政策,1月至5月担保贷款总量近300亿元,同比增长36.9%。对贷款到期日在2022年3月28日至6月30日期间受疫情封控政策影响暂时无法安排还款的借款企业,给予原则上不超过3个月的宽限期限;对受疫情影响较大、流动性遇到暂时困难的创业组织和个人,实施最长可达一年的展期还款优惠,并继续给予财政贴息的政策支持。

此外,上海将加快构建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体系,计划年内培育创新型企业1万家,市级“专精特新”企业5000家以上,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00家以上。

编辑:唐奇云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