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上海教育新闻网消息 4月8日下午,第14届上海教育博览会“信息化助推教育优质均衡高峰论坛”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
近年来,上海教育坚持创新驱动,紧紧围绕每一个孩子健康快乐成长的总体目标,在基础优质教育的发展上取得了巨大成效,同时,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教育变革推动和创新,促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成为上海今天面临的新的重大课题。
“信息化助推教育优质均衡,回答了教育的永恒命题,就是要解决公平和质量。”论坛上,上海市教委副主任贾炜阐述了上海基础教育如何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来推进基础教育的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以及上海在这方面的思考和探索。
首先,上海市义务教育招生平台的开发,目的就是为了实现教育在招生入学当中的起点公平,每一个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居住地,或者户籍地的地址选择入学的方式,在强调就近入学的基础上,家长也可以根据需求在网上选择民办学校,基础教育从起点上就开始提供公平的入学机会。
其次,上海高中名校的特色慕课课程的建设,也让更多的学校、教师参与到这个共建共享的平台当中,实现了优势资源的互补、共享,教育的过程才会体现出更公平、更优质。
第三,上海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平台,推动了中学生社会实践的发展,学生在这个平台上真正反映自己的学习过程,提供给高校选择参考,这使得评价既体现全面,又反映学生的个性。
贾炜表示,信息化为上海的基础教育插上翅膀,借助技术的平台和功能,越来越多的学生将在获得教育机会的基础上,能够拥有个性化的展示空间,享受优质和友好的教育环境。
编辑:
林馥榆
关键词:
上海;信息化;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