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上海11月7日消息(记者傅闻捷 韩晓余)2017年11月7日-11日,以“创新、智能、绿色”为主题的第十九届中国工博会在国家会展中心开幕。本届工博会共有2500多家企业参展,展览面积超过28万平方米。工博会至今已经举办了十九届,而在每届工博会上,各种新奇、具有未来科幻色彩的黑科技展品总是最吸引观众的元素之一。
在今年首设的“AI人工智能”专区入口处,一款与成年人高度相似的外骨骼机器人格外引人注目。这款人工智能产品外形酷似“钢铁人”,为上海傅利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设计而成,今年3月份正式对外发布第一代样机产品Fourier X1,目前产品正处于临床试验阶段。
傅利叶智能工博会上展出的外骨骼机器人FourierX1
据傅利叶智能相关人员介绍:“这款机器人主要有两个作用,一是代替无法行走的患者找回失去的基本功能,例如坐下、站立、行走等,二是能有效帮助偏瘫或截瘫患者通过训练重获行走的能力,回归正常的生活。它的优点是一款真正带有‘触觉’的下肢外骨骼机器人,在机器人多个关节处都设有力传感器,能够根据不同患者个性化检测其下肢的运动意图,从而调整使用者的步态轨迹,并基于使用者的用力情况提供对应的助力,让病人进行更为安全、科学的康复训练。”
调整机器人步态曲线,带领截瘫患者学着重新走路
现在的外骨骼机器人应用功能分为两种,一种是为残疾患者提供的被动模式,帮助其进行康复训练;另一种是为正常人提供放大力量的力跟随模式,一般用于军事、工地等特殊领域。目前傅利叶智能所打造的Fourier X1主要应用于残疾患者,通过对步态曲线的设计与调整,让机器人模拟行走的运动轨迹,协助患者进行站立、行走等基本功能的训练。
据悉,最初穿戴此款外骨骼机器人的使用者需要进行前期一段时间的培训学习,实现人与机器之间的适配。如果出现使用者的运动幅度过大或重心不稳等情况,机器会自动关停,采取一些报警、安全方面的处理,从而保护患者安全。
傅利叶智能外骨骼机器人FourierX1产品使用示意图
虽然外骨骼机器人重量在20公斤左右,但在设备实际使用过程中,其重量会大部分传到脚底的金属板上,不会承载到使用者身上,这是由机器整体设计结构决定的,因此使用者穿上外骨骼机器人几乎是感觉不到机器重量的。
售价或为国外三分之一,带“触觉”的外骨骼机器人潜力巨大
据傅利叶智能相关负责人介绍,Fourier X1只是X系列的第一代产品。根据目前进行的临床数据反馈,有些患者背部存在钢板,与机器的接触有舒适性要求;有些患者的骨骼肌肉已经发生形变和退化;有些由于长期卧床,左右腿会有些不平衡。通过这类临床反馈, 傅利叶智能的工程师们正在不断地改进与迭代,满足使用者的最终需求,同时将国际上最前沿的研究进展融入到下一代产品当中。在未来,我们希望:无论是出门还是在家, Fourier X1就如同人的一个器官一样,成为他们生活中必要的延伸部分。
据了解,同类型的国外产品售价多在几百万元以上,而这款产品的价格将在国外价格的三分之一左右。如果成功上市,相信必定将造福更多的截瘫与偏瘫患者,帮助他们重新行走。目前这款产品的医用版主要是针对医院和康复机构,协助康复医生和治疗师对脑卒中和脊髓损伤患者实施步态的康复训练。
数据显示,仅我国肢体残疾人数就超2000万,机构预计全球潜在市场空间为千亿级。根据Markets and markets研究报告,未来几年外骨骼机器人市场将以接近每年翻倍的速度增长,预计到2021年增长到140亿元以上。可见,外骨骼机器人的市场发展潜力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