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尖扎6月21日消息(记者 樊永涛)穿越青藏高原的漫漫旅程,黄河在此放缓了脚步,层峦叠嶂,碧水如镜。蜿蜒曲折、百转迂回的河道,只有在高空才能窥见它的全貌。

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黄河把这里一分为二,西岸多山地,南边则是河谷坡地。尖扎便兼具了山水的灵秀,平原的肥沃和高原的雄浑。

在尖扎,黄河岸边还有别样的惊喜。两座“滨海村庄”遥相呼应,因为发展乡村旅游,颠覆了人们对高原村庄的认知——鳞次栉比的民居,木制栈道,白色的沙滩,碧绿的黄河水……

黄河岸边来玉村(央广网记者 樊永涛 摄)

德吉和来玉,是两个坐落在黄河岸边的“年轻村庄”。它们都是尖扎县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之一,并依托依山傍黄河的独特优势,开发旅游。年轻的村庄,都渴望搭乘旅游产业快车抵达现实的幸福。

最近几天,48岁的来玉村民格洛在为自家农家乐起什么名字而发愁。在外漂泊了大半辈子,能在家门口赚钱,这种日子,他以前想都不敢想。

“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说的就是未搬迁前的来玉村,“水比奶贵”,这在格洛看来并不是夸张地形容。地处浅脑山区,吃水、行路、上学、就医等四难问题突出,2018年以来,尖扎县实施了易地搬迁工程。

航拍来玉村(央广网记者 樊永涛 摄)

易地搬迁绝不是一搬了之,更要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目前,通过后续一系列产业发展,尖扎县树立起了青海涉藏地区乡村振兴典型样板。

在格洛的回忆中,山上的岁月,过得比较艰难。一年只有夏季的3个月才能出去打工,其余时间要照看家中的牛羊,每年也只有6000元左右的收入。

格洛和他孙女(央广网记者 樊永涛 摄)

搬到了黄河岸边,交通便利,用格洛的话来讲,“想什么时候去,就什么时候去。”今年5月,格洛的农家乐刚刚装修好,开业在即。

不仅是格洛,在来玉村,越来越多的村民当起了老板。当地通过招商引资,以“政府+企业”的模式,建设具藏式和江南风格各异的民居,发展民宿产业。

“我们把来玉村打造成为‘青海黄河民宿第一村’,从而形成‘多业共生、多轮驱动’后续五大特色产业,即旅游业、光伏产业、民宿产业、采摘业、服装加工厂。”尖扎县乡村振兴局局长杨吉加说,通过建立健全利益联结机制,为群众提供近100个就业岗位,从而实现群众就地就业增收致富的目标。

一方水土不仅要养一方人,更要保障“一江清水向东流”。

扎玛当流域地区(央广网记者 樊永涛 摄)

来玉对岸,有一处名为扎玛当的流域地区。曾经,不动声色的风光之下,掩藏着严酷的生存考验。颜色鲜艳的黄土层,极其贫瘠,就像剧毒的砒霜,只有生命力最旺盛的野草,才能在这里生长。

现在,扎玛当流域内起伏的丘陵、沟壑、荒山都因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披上了绿装。在协同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中,尖扎县走出了独具特色的绿色发展之路。

在尖扎县水土保持站站长角加才让看来,让扎玛当变绿起初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过去,年年种树不见绿,年年造林不见林。”角加才让说,从2019年至今,通过坡耕地改梯田建设、水平阶整地和种草植树,构建了层层设防、节节拦蓄的水土保持综合防治体系,方才控制了这里严重的水土流失。

治理仅仅是第一步。角加才让介绍,控制14平方公里的水土流失后,2021年,经过“改造”后的扎玛当焕发出了新的生机,桃子、苹果等经济林“点绿成金”,既做到了“春赏花秋结果”,又增加了牧民收入。

“项目区共有200人脱贫户受益,人均产值增加了1713.7元。”角加才让说。

在小流域综合治理中,当地把传统的“山顶戴帽子、山间缠腰带、山脚穿靴子”和创新种植经济林相结合,既做到了有效防止水土流失,又为当地群众增收开拓了“新路子”。

一条青色动脉,在大地上流淌,面朝黄河,一江清水向东流。

在尖扎,所有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编辑:滕萌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