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西宁8月24日消息(记者 张海东)一枚小小的银针在她们手中仿佛拥有了魔力,将一丝丝的彩线纵横交错绣出精美的图案,绣出的不仅仅是一件件的赏心悦目的盘绣作品,更像是土乡人民美好未来的蓝图。

胡兰索卡和绣娘们(央广网发 张海东 摄)

8月20日,在互助土族自治县威远镇索兰卡民族工艺品有限公司的盘绣工坊里,土族绣娘们正忙碌着。

这家公司的主人也是一名优秀的土族绣娘——胡兰索卡,2018年11月她带领着身边的姐妹们,怀揣着对于美好未来的憧憬,创办了属于她自己的盘绣工坊,开始追逐梦想的启航。

小小的银针在绣娘手中穿梭,绣出美丽的图案(央广网发 张海东 摄)

她的盘绣工坊以公司加农户形式,采取不同的就业方式和服务类型,发挥各自的特长,她们主要以家庭为单位工作的模式,开展刺绣、盘绣的制作生产、收购和销售。

胡兰索卡出生在互助县东沟乡大庄村,从小就受到了奶奶和母亲的熏陶,十分喜欢盘绣,经常把母亲用鸡蛋换来的鞋面剪了制作盘绣,因此会被母亲责怪。

创业以来,胡兰索卡和她的绣娘团队获得了诸多荣誉(央广网发 张海东 摄)

“绣花对我有很大的吸引力,做起针线来常常是忘了吃饭和睡觉,一块素布上鲜艳的图案,针和线的穿梭一切都是那么让人着迷,慢慢的一个作品呈现在眼前的时候,心里的成就感和幸福感是用语言无法表达出来。”说到盘绣,胡兰索卡的眼里闪烁着熠熠的光。

奶奶经常给她教一些传统的纹样,比如孔雀戏牡丹、鸳鸯戏莲花,佛手抱桃和神仙魁子和富贵不断头的针法…….村子里的阿姑们也经常到她们家里学针线。

胡兰索卡(左一)和绣娘们正在讨论绣品花样(央广网发 张海东 摄)

胡兰索卡(右二)和绣娘们正在讨论绣品花样(央广网发 张海东 摄)

几年前,在互助县文化旅游局的组织下她去上海刺绣培训班,学习了一个月,让来自小山村的她开阔了视野,长了不少的见识,也学到了很多理论上的知识和刺绣的各种针法,在上海培训班上她认识了来自全国各省、市的学员们,她们鼓励这位来自互助土乡的阿姑开办自己的公司走致富之路。回乡后,在朋友们的帮助和鼓励下她注册了索兰卡刺绣公司。

公司成立以后就遇到了很多困难,首先是资金短缺,缺乏专业产品设计以及销售等等问题,胡兰索卡向家里亲戚借钱购买原材料,多次到外地考察学习设计和营销,回来后向绣娘们每个人手把手的教,做出来的产品又拿到各个展会上销售,签定协议。近两年,随着直播带货的热潮,她也学会了快手抖音直播带货,帮助绣娘们销售产品,解决困难,让她们增加一些家庭收入。

她们在继承传统的同时不忘创新(央广网发 张海东 摄)

2020年,她被省文化和旅游厅评选为省级盘绣的传承人的同时,她开始在县城修建自己的就业扶贫工坊,想让更多的姐妹们加入进来。但是就在工坊修了一层的时候没有了资金,她就悄悄的把自己的首饰卖了,那是胡兰索卡妈妈给她的陪嫁。终于在她多方努力下如今盘绣工坊已经建成并且开始投入使用。宽敞的工坊里有各种盘绣产品的展览展示厅,也有绣娘们集中生产的车间。

她的公司聚集了绣娘近百人,成为了从事手工刺绣、盘绣、民族工艺品、旅游产品制造、销售及技术咨询服务,以产品研发、制作、培训、销售为一体的民营企业。

胡兰索卡(左五)和绣娘们展示精美的盘绣作品(央广网发 张海东 摄)

老中青的绣娘们传承着盘绣技艺(央广网发 张海东 摄)

胡索兰卡于2019年被互助县文化馆评为优秀带头人并于2020年被省文化厅颁发扶贫基地。同时,她创办的公司也于2019年被青海省妇联命名为青海省巾帼示范基地,青海省文化产业青海省妇女手工制品示范基地。

几年来通过公司加农户模式运作,即家庭为单位分散制作,自主收购,由公司统一销售,实行利润全额分配的管理模式,年销售收入45万元,实现利润13万元,贫困残疾人人均收入达0.8万元,使贫困农户增加了收入,加快了脱贫的步伐,为振兴贫困地区传统工艺精准扶贫创造了条件。

绣娘们在展厅一起欣赏盘绣作品(央广网发 张海东 摄)

盘绣工坊里的展示厅一角(央广网发 张海东 摄)

采访中,恰好赶上自东沟乡的绣娘牛浩然、乔生莲、胡尼尕等人给工坊交来订单产品,清点过绣品后,胡兰索卡将现金送到她的手中,一边给大家发钱一边鼓励绣娘们:“阿姐们,我们大家都努力,做好每一次订单,以后会有更多的收益。”绣娘们一个个开心的合不拢嘴,异口同声的说:“好!我们大家都努力!”

胡兰索卡告诉记者,她的公司自成立以来,积极落实省委省政府打造的“青绣”品牌和“八个一工程”决策部署,助推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和“一优两高”战略。依托互助县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树立做优秀刺绣工艺为宗旨,在传承和保护传统文化艺术的同时,积极挖掘开发创意新产品,立足基层常年组织农村妇女进行刺绣创作及生产,聘请专家和组织传承人团队协作,挖掘最为传统的刺绣艺术之精粹,打造最精细的民族传统文化,让社会大众也体验到最优质、最传统、最高超的土族刺绣文化技艺和土族盘绣艺术的内涵和魅力。

精美的盘绣作品(央广网发 张海东 摄)

精美的盘绣作品(央广网发 张海东 摄)

记者从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委宣传部了解的,互助县是全国唯一的土族自治县, 是全国文化先进县,土族传统文化底蕴深厚、内容丰富、传承久远,是全省“青绣”资源大县。尤其是以土族盘绣为代表的民间传统手工艺术品,工艺精巧、美观实用,具有很高的观赏和收藏价值。2006年土族盘绣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8年被列入第一批传统工艺振兴目录。

目前,互助县青绣产业已形成以“土族盘绣为主打,其它青绣相辅相成、共同繁荣发展”的格局,“公司+基地+农户”发展模式和合作社、小团体、小作坊等的产业发展载体日趋成熟。

精美的盘绣作品(央广网发 张海东 摄)

精美的盘绣作品(央广网发 张海东 摄)

近年来,互助县结合文旅深度融合发展、产业扶贫、“三区”文化人才支持计划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工作,累计投入盘绣产业发展资金1700余万元。引导和培育了互助金盘绣土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青海素隆姑文化旅游产业开发有限公司等盘绣产业龙头企业,建成盘绣艺术馆1处,盘绣扶贫产业园1处,盘绣扶贫车间2处,以企业入驻乡村与农户联动发展的形式建立盘绣园3处。同时,投资2900万元的土族盘绣产业孵化基地和投资400万元的25处非遗扶贫就业工坊项目正在建设中。

精美的盘绣作品(央广网发 张海东 摄)

精美的盘绣作品(央广网发 张海东 摄)

目前,全县盘绣生产企业、基地、经营户34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1处,土族盘绣“妈妈制造”合作社3家,省级非遗扶贫就业工坊2家,青海省第一批民族手工艺品加工生产扶贫基地7家。全县从事盘绣手工技艺的绣娘5000余名(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553户),2020年加工盘绣品约10万余件,全县青绣产业收入达到2500万元,同比增长12%。金盘绣公司被全国妇联授予“全国巾帼脱贫示范基地”和“巾帼巧手致富示范基地”。同时,金盘绣公司和素隆姑公司被评为“青海省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并入选“青海100”文旅体验店。

精美的盘绣作品(央广网发 张海东 摄)

精美的盘绣作品(央广网发 张海东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