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新闻中心 > 央广网国内 > 国内滚动

央广网

妻子捐出三分之二肝脏救丈夫 携手庆祝结婚30周年

2016-12-03 08:29:00 来源:扬子晚报

  张晓峰和徐萍夫妇。

  2005年,有位“割肝救夫”的暖心妻子曾经感动过江苏;11年后的今天,这对“肝胆相照”的夫妻出现在江苏省人民医院举行的肝移植病友聚会上。走过11年,今年已经是他们结婚整整30周年。

  捐出三分之二肝脏救丈夫,担心过吗?

  “我问医生捐献肝脏会有什么后果,医生讲不能干重体力活。我就想着大不了以后要抬煤气罐之类的事情,就两个人一起抬抬吧。” ——徐萍

  11年前,妻子毫不犹豫割肝救夫

  张晓峰和徐萍来自南京六合。2005年9月,张晓峰因为治疗血小板紫癜,发生药物肝衰竭,常规的治疗已经束手无策,必须依靠肝移植才能保命。

  王学浩院士告诉记者,每年我国有数以万计的病人需要肝移植,但手术量只有2000-3000例,也就是说只有1/3的患者能等到供体。 虽然心脏死亡器官捐献是国家卫计委广泛普及提倡的移植方式,但因为我国启动公民逝世器官捐献工作时间不长,民众器官捐献意识不强,目前捐赠数目还远不能满足临床患者需求。

  但幸运的是,在张晓峰生死关头,家人们表示愿意捐出部分肝脏。随后各项检查显示,其中他妻子徐萍的供肝质量更好,适于供肝。

  捐出三分之二肝脏,已达可耐受极限

  体重60公斤的张晓峰需要移植的肝至少达600克以上,而妻子徐萍的肝总共才1000克左右,切除600克的肝意味着徐萍体内2/3的肝脏将被切除,接近人体理论上肝脏能耐受的切除量的极限。

  幸运的是,徐萍夫妇和王学浩院士团队一起挑战成功了。手术做了16个小时,肝移植成功。经过一段时间的休养后,徐萍夫妇都重返了工作岗位,而徐萍的肝脏也由术后的350克长到了700克。今年,两人即将迎来结婚30周年纪念日。

  链接

  15%的活体肝移植

  来自父母配偶等亲人

  昨天和张晓峰、徐萍夫妇一起“回娘家”的,还有300多位肝移植患者。王学浩院士表示,1995年,江苏省人民医院肝移植中心完成了大陆首例成人间活体肝移植,至今已经累计完成各种术式肝移植1000余例,其中由父母、兄弟姐妹、夫妻等亲属捐献肝脏的活体肝移植占移植总数的15%。这些肝移植病人存活10年以上的有50多人,最长的存活时间已有17年,肝移植后结婚生子的也有十多人。

编辑:龙明洁

关键词:肝脏;徐萍;妻子;治疗血小板

说两句

相关阅读

肝脏有毒素四个信号

肝脏是身体的解毒器官,如果肝脏受到损伤或者是摄入的食物中毒素过多,都会导致肝脏带毒,其后进一步对肝脏造成损失。

2016-09-05 09:54:00

厦大科研团队研制出促进肝脏肠道皮肤修复再生药物

厦门大学两个科研团队近期联合研制出一种能促进受损的肝脏、肠道及皮肤等器官修复与再生的重要小分子药物,并在小鼠实验中取得了优异的治疗效果。

2016-08-21 09:30:34

深圳婴儿打疫苗后肝脏严重受损 脸和眼睛变黄

7月23号上午,冼女士就带着女儿来到位于布吉龙珠花园的龙珠社康中心,注射了麻风和A群流脑两种疫苗。视频截图  7月23号上午,冼女士就带着女儿来到位于布吉龙珠花园的龙珠社康中心,注射了麻风和A群流脑两种疫苗。

2016-07-26 15:58:00

参与讨论

我想说

猜你喜欢

视觉焦点

推荐视频

央广网官方微信

手机央广网

点击排行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807188 新闻热线:4008000088 E-mail:4008000088@cnr.cn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2 京ICP证150508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02120007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介绍 | 央广网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