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新闻中心 > 央广网国内 > 国内滚动

央广网

从郑州立交桥致堵看应对路径

2016-09-24 08:40:00 来源:央广网综合

郑州立交桥

  近日,郑州通车2个多月的陇海路——中州大道互通式立交桥,堵成了一锅粥,备受民众关注。

  该立交桥建设造价高达6.5亿元。据媒体报道,从陇海路高架桥拐到中州大道北侧有4股车道,加上从机场高速、航海路方向而来的5股车道,总共9股车道。汇聚到中州大道郑汴路向南100米处时,车道骤然变窄成4股车道,而相关分流措施却未提前做好规划。

  媒体跟进凸显在公共事务上的不缺席

  新闻一出,各家媒体相继采用不同形式跟进,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报道,早在项目施工时,郑州交警部门就向施工方指出“缺陷”。而项目部一位负责人称,该项目部只负责按设计图纸施工,立交桥的设计单位也是由规划部门选定,具体情况要问规划局。设计之初,多家设计单位还给出这样的答案:“到2030年也达不到饱和状态。”很快,当地规划部门成为舆论矛头。负责部门人员也坦言,之前确实未考虑到现在这些情况。

  有媒体更是指出,郑州立交桥的糟糕表现并非城市规划中的孤例,进而盘点出近些年城市规划中的奇葩案例,例如贵州贵阳现一奇葩路段,200余米路有26个井盖……

  坊间舆论让城市规划成为燃点

  郑州大学法学院讲师郑磊表示,依据现有公开资料,大致可以判断,在决策的公众参与环节,包括征求其他部门的意见和公众意见方面,以及规划本身的科学性和前瞻性方面,是有不足之处的。

  网友甚至调侃称这建的是停车场,而非立交桥;修路的速度没有赶上买车的速度。更有发问,6个多亿的工程造成这样,能不能问责一下?这都达不到问责标准?

  从某种角度,此次公共新闻中网民的反应,也进一步明晰了当下社会的容忍临界点。网民激愤无法容忍的是相关规划部门的这种行为,对纳税人的不负责,对公共资源的浪费。而理性有秩序的诉求表达背后是给予职能部门改正错误的宽容态度。一方面是公民素质的提升,另一方面是向社会传达的积极信号。

  顶层制度设计扎好城市建设藩篱

  现在社会上,对城市规划有一些流行说法,“一届政府一届规划”、“规划规划,墙上挂挂”,体现出规划的随意。而且,很多规划并未遵循基本规律,不少项目难免有“面子工程”之嫌等。

  2016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意见》明确指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中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城市规划前瞻性、严肃性、强制性和公开性不够,城市建筑贪大、媚洋、求怪等乱象丛生,特色缺失,文化传承堪忧;城市建设盲目追求规模扩张,节约集约程度不高;依法治理城市力度不够,违法建设、大拆大建问题突出,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不足,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城市病”蔓延加重。

  媒体跟进、舆论倒逼以及上层制度建设保障直接促使中国城市规划决策转型,进入科学程序、民主合理规划、公开透明、明确权责,避免个人主观意志。就科学而言,职能部门要有超前视角、专业眼光和统筹意识。就此次新闻中的郑州立交桥的建设,图纸上的设计只是沙盘推演,更重要的是背后的调查和数据,以及实地走访和调查来获取数据。此外,对于民主,就需要当地部门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汇聚各方智慧,比如此次建设过程中交警部门提出的质疑和常常开车从这里经过的司机们的切身体会。(吴海波)

编辑:吴海波

关键词:郑州;立交桥;应对路径

说两句

相关阅读

通车两月郑州一立交桥变新“堵点”

2016-09-19 15:49:00

通车两月郑州一立交桥变新“堵点” 1公里走半小时

修建立交桥本来是为了缓解拥堵,但在河南郑州,刚刚通车两个多月的陇海路-中州大道互通式立交桥却变成了新“堵点”,1公里的路程,常常要花上半个小时才能通过。

2016-09-19 07:49:00

郑州耗资6.5亿建立交桥 交通仍然“肠梗阻”

耗资6.5亿元修建了一座互通式立交,目的是为了缓解交通拥堵,没想到立交桥建好后,郑州主干道中州大道上仍长期大面积堵车。

2016-09-15 19:21:00

参与讨论

我想说

猜你喜欢

视觉焦点

推荐视频

央广网官方微信

手机央广网

点击排行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807188 新闻热线:4008000088 E-mail:4008000088@cnr.cn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2 京ICP证150508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02120007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介绍 | 央广网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