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新闻中心 > 央广网评论 > 央广时评

央广网

让农村教师有更多获得感

2016-07-08 14:38:00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作者:张恒

  日前,一家媒体刊发调查报道,指出现在农村小学的硬件建设提高的同时,学生却越来越少。乡村小学“减员潮”加速席卷全国,农村父母普遍的做法是砸锅卖铁也要把孩子送到县城或者更好的城市里读书。

  农村家长的这种做法不过是再次反映了教育领域的一个老问题:教育资源不均衡,众多家长不甘心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因为起跑线涉及整条教育“跑道”,比如它会直接影响孩子就读初中,进而影响孩子的中考乃至高考。很多地方实施划片招生办法,理论上农村的小学生会升到镇上的初中就读,而县城的小学生会到县城中学读书。这使得农村孩子从小学就“逃离”农村的动力更为强大。

  农村与城市教学质量的差距毋庸讳言。《中国青年报》刊登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所长邬志辉的一份调查指出,农村教师第一学历毕业院校主要为中师和师专,而“985”和“211”高校毕业生只占调研样本的2.46%,即使省属重点本科高校毕业生也只占5.50%。虽然教学水平并不能和学历完全画等号,但这至少意味着,农村学校对受教育程度高的年轻人缺乏吸引力。

  去年,国务院办公厅专门针对农村教师,提出了《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其中就有拓宽农村教师的补充渠道,增加教师的待遇等举措。笔者的一位亲戚是一所乡村小学的校长,据他介绍,现在同级别的农村教师待遇已经和城里相差无几。

  但这时候,农村教师也面临着和学生们类似的问题。城市的生活环境和职业机遇,显然要比农村更多,对城乡教师而言,这是账面工资之外的隐形福利。笔者那位亲戚举了一个例子:农村里基本没有办辅导班的,但县城里基本没有不办辅导班的,对很多教师来说,这是一个不小的诱惑,很多有门路的教师,都会调到县城的小学去。

  农村小学面临的教育问题,其实是一个系统性难题,它关乎政府对农村的教育投入,也关乎农村和城市在经济、生活环境等一系列方面的投入。可以说,农村小学的“空心化”,是长期以来城乡发展不平衡的一个缩影。传播学上有一个“知识鸿沟”理论,认为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的差别,会最终体现在对知识和信息的获取上,随着时间的流逝,双方的差距会越来越大。

  消弭这种差距,仅仅靠拉平政府在城乡教育投入上已经不够。要想吸引更多、更好的教师人才留在农村,投身农村教育,需要政府部门投入更多,让农村教师有更多获得感。

编辑:王晶晶

关键词:农村教师;农村小学;农村教育;农村孩子;跑道;211;985;城乡教育;高校毕业生;中国青年报

说两句

相关阅读

小伙杨明毕业后去贵州当村小老师 曾放弃读研

杨明的侄女在帖子里写到,他的叔叔杨明,大学毕业后,选择来到贵州省毕节市黔西县观音洞镇,当了一名村小老师,这一去就是7年。杨明说,不是贵州留下了他,确切地说,“应该是这些孩子留下了我。”在观音洞镇的这几年里,他不是没有走的机会。

2016-06-09 16:37:00

生存现状调查显示:农村教师身心健康有隐忧

工资待遇偏低,家庭负担较重,业余生活单一,西部某省农村教师生存现状调查显示—— 中央已经安排基建投资,支持建设农村艰苦边远地区学校教师周转宿舍,S省也把符合条件的农村教师住房纳入了当地住房保障范围统筹予以解决。

2016-04-14 09:53:00

卢天锡委员:让农村教师住有所居

近年来,各地努力增加农村教育投入,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观,教师住宿条件有了一定的改善,但农村教师住房建设仍比较滞后。卢天锡委员:建设教师周转房,为广大农村教师提供稳定舒适的住房,使他们住有所居,是各级党委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

2016-03-15 07:57:00

参与讨论

我想说

猜你喜欢

视觉焦点

推荐视频

央广网官方微信

手机央广网

点击排行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807188 新闻热线:4008000088 E-mail:4008000088@cnr.cn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2 京ICP证150508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02120007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介绍 | 央广网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