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传统习俗,大年初二这一天,嫁出去的姑娘们都会带着丈夫,“左手一只鸡,右手一只鸭,身后背着个胖娃娃”,喜气洋洋地回到娘家,所以民间通常把这一天称为“姑爷节”或“迎婿日”。

老人一大早打扫好房间,期待着姑娘姑爷的到来(央广网发 田振华 摄)

女婿给岳父岳母准备的上门礼要“带双不带单”,所谓“好事成双”。在南方一些地区,女儿回娘家还必须带上一大包糖果和饼干,由母亲分送给亲朋近邻,一是寄予了外嫁女的思乡之情,二是表示婚后生活甜蜜如意。姑爷们个个精神抖擞,争着抢着给岳父岳母尽一份孝心。他们或者陪着老人打牌聊天,或者亲自下厨大显身手,折腾出一桌丰盛的饭菜后,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谈笑风生,这就是娘家的团圆宴。最开心的当属娘家爹妈了,看着闺女生活幸福,女婿孝顺、外孙乖巧,笑得合不拢嘴。浓浓的亲情,不因距离而疏远,反而为短暂的相聚变得更加厚重,这就是中国千百年来诚挚而又朴素的和谐家庭观。

一家人欢声笑语(央广网发 田振华 摄)

除了回娘家,很多地方在大年初二这一天还有“吃开年饭”和“祭财神”的传统。开年饭菜式多样,鸡寓意大吉大利,红烧肉取“红皮赤壮”、身体健康之意,生菜谐音“生财”,葱代表聪明伶俐,蒜象征精打细算、会过日子,芹菜意味着勤劳致富等等。

开年饭(央广网发 刘清 摄)

而在北方,则有“初一饺子初二面”的说法,图个顺顺当当,其中的规矩也不少。据说,初一包饺子的时候,面不能全部用完,要富余出一些,保证“年年有余”。余出来的面就用来做初二的面条,煮熟后必须用冷水浸泡一下,这样不但吃起来更加筋道,而且不容易折断,以求“细水长流”。

人们认为面条越长越顺心(央广网发 崔桂珍 摄)

对于一些做生意的人来说,大年初二是祭拜财神的重要日子,希望财神在新的一年里继续保佑自己生意兴隆,财运亨通。在过去,老北京的大商号会很讲究地摆上“五大供”,即整猪、整羊、整鸡、整鸭,还有活的红鲤鱼,而且人们在这一天都会尽量避免说“不”,以免影响一整年的运气。

不同的地域,孕育了不同的风情和不同的习俗,但相同的是长辈对儿女子孙的殷切希冀,是家人之间的脉脉温情,是人们对团圆幸福的美好祈盼。爱与希望就这样通过生活的点点滴滴世代沿袭,刻在一代又一代人的记忆中,这就是中国年味儿的传承。

编辑:马瑛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