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首页 > 转载新闻 > 正文

从10年国际贸易看中国财经外交智慧
2012-10-24 16:12   来源:《证券日报》    打印本页 关闭
    

  中国已是世界第一出口大国和第二进口大国。作为全球经济大家庭的一员,始终坚持平等互惠、合作共赢的原则开展国际交流合作,但与此同时,不同经济体之间的博弈也是不可避免的。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国际贸易中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维护国际贸易公平,这本身也是对世界经济发展的贡献。

  中美经贸33年:波折与争端中前行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增强和国际地位提高,对外贸易的影响力也不断彰显。今年3月,中国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钟山透露,中国的世界贸易大国地位已经确定。2011年中国外贸额达到3.64万亿美元,比1978年增长了175倍,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出口大国和第二进口大国,去年中国在全球的贸易份额可达到10.8%。

  不过,与之相伴而来的是贸易摩擦不断升温。据WTO统计,自1995年以来,截至2010年,中国已连续16年成为全球反倾销措施的最大受害者,并自2006年以来连续5年成为全球反补贴措施的“重灾国”。进入2012年,随着世界多个大国大选年的临近,中国与世界主要贸易伙伴国贸易摩擦也逐渐升温,而引领这股“潮流”的还是美国。

  历史钩沉:经贸摩擦浓缩政经现实

  伴随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美经贸关系更是进入加速增长的新阶段。据美国商务部的统计,2007年中美贸易总额达到3867亿美元,中国保持美国第二大贸易伙伴地位,中美贸易额占美国对外贸易总额的12.4%,仅次于加拿大的18%。健康发展的中美经贸关系不仅对两国自身的经济发展意义重大,而且对世界经济增长点贡献已经超过40%。

  不过,与此同时,中美贸易摩擦此起彼伏,不断深化,逐步从单纯经济性摩擦,向政治性、制度性摩擦过渡。

  2000年后,美国对华反倾销数量逐年增多,从纺织、轻工等领域逐步蔓延到化工、钢铁、机电以及高新技术产品领域,继而扩展到知识产权、执法、政府采购、生命科技产品市场准入、保险和电信市场准入、补贴等众多领域。

  2008年下半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对美国及全球经济产生不利影响,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西方国家带头掀起了贸易保护主义,采取了许多新的限制自由贸易的手段,引发了许多贸易摩擦和纷争,中国作为美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自然而然成为美国发起贸易摩擦的首要对象。

  2009年到2012年间,美国对我国发起的贸易保护措施对相关商品出口造成严重阻碍。如,2009年9月美国决定对我国轮胎产品连续3年加征特别关税,2010年2月,美国对华礼品盒和包装丝带征收高到231%的反倾销税,2012年3月,美国商务部对中国输美太阳能产品实施双反裁决。初裁认定,中国输美太阳能产品村委补贴系那个为,幅度为2.9%-4.73%。

  从这一演变过程可以看出,中美贸易摩擦呈现出以下特点,其一,摩擦涉及的经济产业领域不断扩大,并且正从单纯的贸易领域上升到整个经济结构层面,美国力图通过以经济制度协调为核心的制度摩擦对中国经济社会结构调整施压,如中国市场经济地位问题、人民币汇率问题和劳工问题。其二,中美贸易摩擦中的新名词不断增加,除了反倾销、诸如保障措施、特保措施、技术贸易壁垒等新手段不断涌现。其三,贸易形态逐渐复杂化,多边贸易摩擦现象明显增多。如,201钢铁保障措施案涉及14个国家,其中还包含欧盟和日本。

  显然,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中国方面来看,产业结构的低端特性在打开国门的初期所显示出来的优势不断消减,并逐步演变为摩擦原因;从美国方面看,由于所谓“中国威胁论”的盛行增强了对中国经济崛起的防范心理,并将美国的经济衰退的一部分归因于中国对美的巨额出口,从而破坏了中美正常的经贸关系。

  如果不加以应对和协调,不仅两国经济将遭遇损失,也会给世界经济复苏带来不利影响。

  经典战役:轮胎特保案没有赢家

  纵观中美十年间的贸易摩擦,中国输美轮胎的“特保案”无疑是一个缩影。2012年9月26日,由于在法定期限内没有利害关系方提出延期申请,3年前美国对中国输美轮胎采取的特保措施终于划上句号。

  2009年4月20日,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USW)声称,代表国内13家轮胎工厂1.5万名工人,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提出对我国输美消费轮胎实行配额限制的特别保障措施。其申诉书指控近5年中国轮胎对美出口激增,导致美国轮胎业失去了大约5000个工作岗位,损害了美国工业的利益。

  4月29日,ITC发布公告,正式启动对中国轮胎产品的特保调查,这是美对我国发起的第7起特保调查(前6起均被布什政府否决),也是案值最大、影响最大的一起。

  我国政府第一时间做出回应,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于北京时间4月30日发表谈话,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同日,由商务部公平贸易局组织召开案情分析会,制定应对措施,20家轮胎生产企业和橡胶协会、五矿商会出席会议。会议在分析案情的基础上认为,要正确看待特保的歧视性、程序短、门槛低等三个特点的危害性,一旦实施将会产生连锁反应,WTO成员国以贸易转移为由,不需进行调查程序,即可施行贸易救济保护。会议要求涉案企业要积极配合,填好问卷,协助做好数据收集和参与应对工作。会议决定成立轮胎特保案协调联络工作委员会,做好资料、材料收集和沟通协调工作。

  6月18日,ITC的6位委员在对华轮胎特保案中以4:2的投票结果认定,中国轮胎产品进口的大量增加,造成或威胁造成美国内产业的市场扰乱。6月29日,ITC公布了轮胎特保案的救济措施建议,在现行进口关税(3.4%-4.0%)的基础上,对中国输美乘用车和轻型卡车轮胎连续3年分别加征55%、45%和35%的从价特别关税。

  按照美调查程序,总统将于当年9月17日前,就美贸易代表办公室提交的报告,最终决定是否实施特保措施以及措施的类型。

  抓住这一“时间差”,中国政府职能部门积极采取各种手段,尤其是通过各种渠道的闭门谈判向美方提出严正交涉,表达我国政府立场。7月6日,中国橡胶工业协会召开紧急磋商会议,商务部公平局领导、工信部有关司、五矿商会和主要涉案企业参加,会议坚决反对ITC的救济措施建议,同时向美国总统和有关团体至公开信。由企业联名立即向国务院紧急报告。7月2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和副总理王岐山做出重要批示,并批转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和商务部的领导,此举使轮胎产业界受到极大鼓舞,并坚定了对轮胎特保案抗争到底的决心。

  根据商务部的建议,中国橡胶工业协会组成产业代表团,于8月3日赴美进行游说工作,进一步说明中方立场,向美国政府施压。在8月7日的听证会上,中国轮胎业者代表据理力争,针对美方的说法进行了直接驳斥,结果是9组发言人只有2组支持特保。除来自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的少数人士作证支持对中国轮胎实施制裁外,大多数作证的美国业界代表认为对中国轮胎的制裁建议纯属得不偿失。8月底,中国橡胶工业协会发表公开信《坚决反对美对华轮胎实施特别保障措施》和致奥巴马公开信 《请做出不采取特保措施的最终决定》,力陈这一措施实施后的严重后果。

  不幸的是,被称作奥巴马时代中美贸易摩擦第一案的轮胎特保案以中方失利告终。奥巴马9月11日宣布,将在未来三年对中国输美轮胎征收35%惩罚性关税。

  现实的情况又怎样呢?美国知名研究机构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的一份专题报告显示,美轮胎行业就业人数从2009年9月的5.08万人增至2011年9月的5.20万人。即便认为特保措施是导致就业增长的唯一原因,2年时间里其增加的岗位数也仅有1200个。但这些岗位可谓代价高昂,因为特保措施致使美国内轮胎价格上涨,从2009年第3季度至2011年第3季度,美国消费者额外支出费用超过11亿美元,相当于为创造每个轮胎行业岗位支付逾90万美元。而由于轮胎消费支出的增加,消费者相应减少等额的其他消费支出,从而导致美零售业遭受不利影响,并可能因此失去3700多个岗位。因此,整体而言,特保措施在为美创造就业方面得不偿失。

  中美轮胎特保案是奥巴马时代美国首起对华特保案,也是针对中国的最大特保案,在经济利益的争夺下笼罩着更多的政治色彩,显示出中美经贸关系发展进入全新阶段。

责编:张乔中国广播网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