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首页 > zz > 正文

避免收入“被增长”需采用“中位数”统计
2012-10-24 14:50   来源:青海日报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报北京讯 (记者/孟军) “有关部门发布的统计数据,往往与多数群众的切身感受差距较大,许多人抱怨自己的工资‘被增长了’”。正在北京出席全国“两会”的鲍义志委员说,“特别是对人均收入水平、人均消费水平、家庭财产水平等指标,社会始终存在质疑之声!”

  鲍义志举例说明了现存统计手段的问题。例如,有5个人的月工资分别为1000元、1000元、1100元、1200元、5700元,如果用现在“算术平均数”统计,人均收入为2000元。结果其中4个人的工资(占80%)并不真实地被增长了。

  如果采用“中位数”统计就科学和正确的多。“中位数”是将一组数据由小到大排序后取出位于中间位置的数值。就前面5个人的工资而言,中位数是1100元,这样工资低于这个水平的人不超过一半。进一步看,“算术平均数”2000元要比“中位数”1100元高出900元,差不多是“中位数”的两倍!

  可见,“算术平均数”统计确有可能掩盖一些问题,仅仅公布“算术平均数”有可能引起多数人抱怨。

  他指出,美国是在民生统计中运用“中位数”较多的国家。历史上,美国也曾主要用“算术平均数”来表达工资、收入、支出等民生状况,但最近几十年越来越多地改用了“中位数”。我国香港地区在公布劳工状况时,除使用“算术平均数”外,还按行业、性别、年龄、教育程度和职位等类别,统计公布小时工资“中位数”。总体而言,我国在民生统计中还很少运用“中位数”。

  鲍义志进一步说,一项体制或政策的出台只能尽可能地减少受损人数,而尽可能地增加收益人数。因此,新的体制或政策出台之前必须对受益人数与受损人数的比例进行评估,而不能简单地运用“算术平均数”,这个时候“中位数”指标无疑具有极大价值。

  他强调,国家宏观调控的方向、力度和时机都必须考虑多数人的利益、要求和可接受程度。收入、价格、就业等最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直接关系民生,必须要将总量指标、“算术平均数”指标和“中位数”指标统一考虑。这也是保证经济稳定、社会和谐的条件。

责编:王晓宇中国广播网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