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曹廷晖:积极心理学是教育的一把钥匙

2017-07-27 10:46:00来源:校长会

  曹廷晖 清华心理系心学与心理学研究中心副主任

  教育中诸多困惑的中心,无外乎是我们的教育究竟是要培养出什么样的人?积极心理学主张挖掘人类的积极品质,充分挖掘出个体固有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促进个人和社会发展,使人类走向幸福。我们在教育上投入了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是要培养出有发展力的学生,培养出幸福的人。2016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正式发布,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6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18个基本要点,这与积极心理学的主张在很多方面不谋而合。很多研究也表明,积极心理学帮助人们心态变得更加乐观和开放,同时对于孩子的智力与人格发展也存在重要意义。

  教育中的两大问题解析在教育过程中,教育各方所关注的焦点都跳脱不出孩子的问题行为和成绩。那么,这两大问题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到底是什么呢?(一)孩子问题行为的背后,是“关系链接”的缺失教育本来是教育人们向好的方向发展的,但不知何时,我们越来越关注教育中的问题,越来被孩子们的问题折磨。一个孩子可能就是一个家庭的100%,但很多父母根本搞不定孩子的问题。而在学校中,老师也经常被孩子的各种问题困扰,试图采取各种方法和措施进行控制或改善,一开始信心满满,稍有进步满心欢喜,以为假以时日绝对可以一招制胜,但是慢慢尝试的过程中发现,我们采用的方法不再朝着我们预期的方向发展。孩子的行为时好时坏,反反复复,这个时候我们开始忧心忡忡,怀疑自己,再坚持一段时间后,毫无好转迹象。这个时候我们就会有一种“感觉身体被掏空”感,习得性无助感越来越强,直至心力被耗竭殆尽,最后不得已放弃——这种被孩子的问题行为折磨的感受可能很多家长和教师都有过,但是我们有没有思考过孩子透过这些信号究竟想给我们传递什么?所有人的首要行为目的都是归属感和价值感,鲁道夫·德雷克斯说过:“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一个丧失信心的孩子。”德雷克斯发现,当孩子们丧失信心时,他们会为自己选择四个不恰当或者错误的目的。之所以称为错误目的,是因为这些目的建立在该怎样获得归属感和价值感的错误观念之上。因为他们相信“寻求过度关注”或“寻求权利”有助于他们获得归属感和价值感;“报复”会使他们在没有能获得归属感和价值感的经历中受到的伤害得到补偿;“自暴自弃”是他们唯一的选择,因为他们真的相信自己不够格。孩子的所有问题行为都逃不过这四种错误的目的和观念。孩子意识不到自己的错误观念,如果你问他为什么会做出不良行为,他会说不知道,或者给出一些其他借口。很多时候,批评教育无效,说教无效,孩子说下次不会再犯了,但下次还是照做不误,为什么?因为我们的方法没有从孩子的内在需要出发,没有帮助孩子找到归属感和价值感。教育者习惯了管教,习惯了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但是当遇到孩子时,却陷入了管教无效或控制无效的局面,因为孩子一直处于反控制的斗争中,所以孩子需要的不是被控制,而是归属感和价值感,这种归属感和价值感其实是一种关系链接,它本质上是孩子需要与父母、老师、同伴甚至社会建立安全链接的需要。当孩子的归属感和价值感得到满足后,很多问题行为会自动消失。(二)孩子完美成绩的背后,是“伪学习”的幌子在我们的课程中,曾经问过很多学生“为什么要学习?”大多数学生的回答是:获取知识;以后上个好大学;可以找个好工作;可以赚钱……

  再问父母这个问题“为什么让孩子学习?”很多父母的回答是:以后的社会没有知识是不行的;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不能让孩子步我当年的后尘;为孩子创造足够好的学习条件,这样孩子以后不管发展好坏都不会怨恨我;孩子学习好了,我们家长也有面子啊……中国式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观念根深蒂固,为了让孩子学习好,周末会给孩子排一整天的课程,常常压得孩子喘不过气,孩子稍有退步家长就会大发雷霆,甚至动用家庭暴力,常常能够看到孩子心中的怨恨与不满。孩子厌烦时,又是好言相劝,又是物质奖励,把“特殊的爱”都无条件地强加到孩子身上。直至有一天,物质奖励已不再有吸引力,孩子开始极力地逃开父母。学习,无情地拉开了父母和孩子的距离。很多时候,我们都期待孩子取得完美成绩,是别人眼中的完美孩子,但我们却不自知,我们常常在以爱之名绑架孩子,让孩子背负我们的焦虑,完成我们未完成的期待。孩子毕竟是个很小的个体,很多时候我们还为自己的做法窃喜,却不知我们孩子塑造孩子完美成绩的同时,却让孩子走上了“伪学习”的道路。下面我们来看看学生常见的几种“伪学习”:干货式学习。破除一切困难,排除一切干扰,不假思索、专心致志地背诵、记忆老师或辅导机构提供的考试重点、必考知识点。这种“干货”看似是一条学习的捷径,实则并不能真正让学生赢在未来,因为在一味的模仿、记忆的过程中,孩子并未对自身目前的学习状况有着清晰的自我剖析和现有学习知识的独立思考和深加工,孩子只是在进行着机械式的输入,这种干货学习有可能会让你在几次考试中胜出,但是也有可能培养出你的学习惰性。所以,真正有价值的学习经验不是“干货”,不是“知识坚果”,更不是“美图秀秀”出来的成功经验,而是“湿货”,是你自己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知识输入、深加工、反复实践之后真正掌握了相关的知识,构建了结构化系统化的知识体系,能够在学习中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自high式学习。“自high”,网络上原意是指自我陶醉,自我欣赏,带有兴奋,自恋,自己开心,自娱自乐那种。在学习中,有一类学生的学习模式就是“自high式学习”,他们典型的特征就是自我陶醉在自己的学习状态中,乐不可支。比如说对于书本中的重点知识,不是很有兴趣,可是对于书本下面标注的小字却非常感兴趣,于是每天花大把的时间去研究这些,当和别人说起这些的时候我饶有兴趣,异常兴奋,甚至可以做到妙语连珠、字字珠玑,虽然这些不会考试到,但是就是喜欢,就认为这是非常重要的,认为会了这些就足以成就一切,把自己感动得稀里哗啦,为此乐此不疲。这种“自high式学习”属于学习中一种很不理智的学习行为,很易造成“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结果。所以,有些时候当你进入到自high状态的时候,不一定是很幸运的状态,那种自high不过类似于吸食了某种精神吗啡、精神兴奋剂的结果。感动自己式学习。具体表现就是骨子里并不喜欢学习,但在学习上依靠时间,依靠努力程度取胜,其实效率并不高,每天每时每刻,不放弃任何一个学习的时间,在座位上完全可以一连几小时做到“静如处子”,这份勤奋的最大意义,就是营造了一个“苦苦努力”的幻想,营造了一种“感动自己”的氛围,其实是以一种自我欺骗的形式换取对自己的心灵安慰。这种“感动自己式学习”属于学习中的一种认知失调行为,明明知道自己的认知和行为并不会带来好的结果,但还是沉浸其中不可自拔,最后的结果基本上就是“只有苦劳,没有功劳”。粉丝式学习。表现为学生喜欢一个老师,进而非常喜欢这个老师所教的科目,在喜欢的老师课上专注、认真、投入,只要一有时间就学习这个老师所任教的课,久而久之,对于喜欢的老师的课学得非常好,但对于其他的科目可能很无感,甚至不学,也有可能在别的科上也在学习喜欢老师所教的课。这种“粉丝式学习”的好处是会让自己在某一科目上变得非常突出,但是其缺点也显而易见,就是很容易造成偏科,而且当老师一换的时候,从投入偶像身上获取的某种梦想、欲望、缺憾的替代性满足和自我实现感就会缺失,自己的学习动力随之消失。“伪学习”能帮学生消除不学习所带来的恐慌和焦虑但是不能真正解决学生的认识问题,把知识内化为自己的,它

  违背了学习的基本规律,本质上是一种跟风、浮躁,期望一招制敌、一蹴而就。现在很多完美孩子其实都在进行伪学习,可以学得很好,但却找不到学习的价值和人生的目的,于是患上了“空心病”。

  积极心理学在教育中的应用心理学不仅研究病态、弱点和损害,还研究力量和优点,潜能与优势;不仅修复被损坏的东西,而且培育最好的东西。积极心理学就是要协助“找到并培育人们的天赋及才华,使得平凡的生活更具意义和使命感”。积极心理学有助于解决我们当下所面临的教育问题,促进学生的发展。教育的对象是人,是在成长和发展中的孩子,他们随时随地在发生着变化,教育者要了解孩子的这些变化,才能使教育有的放矢,事半功倍。教育要结合脑科学、心理学的理论,从生物和人的本能入手,而非一味地追求孩子外在的成长,而忽视其内在的发展。通过在一线教学的实践发现,学生暴露出的很多问题都和情绪有关。积极心理学强调要培养学生的积极情绪,积极情绪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美国教育学家布卢姆说过:“一个带着积极情绪学习的学生,比那些对学习材料感到焦虑和恐惧的学生,学得更加轻松,更加迅速”;积极情绪还能增强学生创造力,哈佛心理学家Teresa Amabile研究创造力20多年,她发现有创造力的人,比一般人更快乐,而且在重大的创造性突破前一天,往往至少有一件令他们愉悦的事情。她同时发现,压力、失业和竞争都会降低人的创造力。一个快乐的心情是创造力的必要条件。那么,如何培养积极情绪呢?可以进行视觉化训练的方式,让学生经常想象自己积极快乐的画面,想象得越具体。越清晰越好,在大脑中建立积极稳定的链接。同时,在学生表现好的时候,及时给以鼓励和肯定,刺激学生的大脑分泌更多的多巴胺,让学生感受到更多的快乐和幸福。清华大学彭凯平教授说过,积极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密码。让人喜欢、让人快乐是商业化社会中最重要的魅力。21世纪是感性的时代,产生美感、意义感、快乐感、同理心和共鸣心的人一定是时代的主人。未来趋势专家Daniel Pink也给出了未来社会6种必备技能:设计感、讲故事的能力、整合事物的能力、共情能力,还有你需要会玩,并能找到意义感。所有的这些能力和素养都不只建立在学科知识的基础上。当互联网技术、人工智能等科技不断发展,我们对未来人的要求必然不同,我们要着眼于未来看当下的教育,才能培养出符合时代需要的人才。积极教育符合人类大脑活动规律的科学实践,积极心理学必将有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编辑: 朱敬一
关键词: 核心素养;积极心理学;教育;学习规律

曹廷晖:积极心理学是教育的一把钥匙

2016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正式发布,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6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18个基本要点,这与积极心理学的主张在很多方面不谋而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