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广播网首页

一键登录

中广网首页  |  快讯  |  评论  |  国内  |  国际  |  军事  |  财经  |  视频   |  图片  |  科技   |  娱乐  |  体育  |  社区   |  教育  |  女性  |  旅游  |  汽车

央广财经评论 > 正文

粮食市场收购价全面下跌 评:国家应发挥主导作用

2011-12-09 15:21  来源:中国广播网我要评论 

粮食市场收购价全面下跌(资料图)

  导读:黑龙江、湖北、湖南等地粮食市场收购价全面下跌,农民种粮成本却在继续快速增长。哪些因素导致粮食市场收购价格全面下跌?粮价下跌是否将打击农民种粮积极性?国家粮食收购价能否给农民吃下一颗定心丸?

  中广网北京12月9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今年我国粮食产量超过1万1千亿斤的喜讯,似乎并没有让广大粮农感到高兴。因为八连增的丰收,带来的是粮食市场收购价格的全面下跌。来自《21世纪经济报道》的消息说,黑龙江、湖北、湖南这几大粮仓近来都出现了粮农积压粮食、待价而沽的现象。

  据湖北襄阳粮食局副局长介绍说,从今年10月下旬以来,中国粮食市场价格急转直下,稻谷、小麦、玉米的市场收购价格平均跌幅都在5%以上。来自中华粮网的数据显示,从11月份以来,除了南方的籼稻价格仍然在上升外,全国的小麦和玉米价格,以及东北的粳稻价格有所下跌。比如11月10号,全国主产区的玉米平均收购价格是每吨2187元,12月1号跌到2077元,每吨降价110元。小麦主产区在11月17日的价格是每吨2110元,12月1号跌到了2107元。

  东方艾格咨询公司分析师马文峰测算发现,尽管水稻全国的平均市场收购价为每斤1.18元,比去年的1.12元/斤价格有所上升,但是鉴于种植成本的增加,实际去掉化肥、农药、种子、人工的纯收益,今年每亩只有309元,比去年的324元下降了不少。跟粮食市场收购价格下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目前农民种植的成本在快速增加,其中人工上涨得最厉害。湖南一位农民合作社的负责人说,以15亩地测算,需要插秧、晒谷、翻地等成本2100元,而去年这些成本还不到2000元。

  粮食市场收购价下跌,种粮成本却在上升,人们自然会担心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受到影响,而粮食价格的波动会直接影响物价,那么目前的粮价问题怎样才能有效解决呢?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来做评论。

版权说明: 转载须经版权人授权并注明来源。联系电话:010-58607240

编辑:祁亚楠

央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