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当秀嫂捧着半条被子激动地说出这句著名的台词时,山东省会大剧院的观众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10月19日、20日,长沙市献礼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重点作品——民族歌剧《半条红军被》亮相第四届中国歌剧节。长沙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挖掘湖南本土红色资源,深刻地诠释了“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伟大主题。

长沙是“十步之内,必有芳草”的一方红色沃土,红色基因早已融入城市血脉。《半条红军被》的创排正是长沙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一个生动写照。未来,长沙将继续以红色基因涵养文明气质,丰富红色元素,讲好红色故事,深化红色教育,让星城大地的红色血脉生生不息,从党的光辉历程中汲取砥砺奋进的精神力量。

丰富红色元素:红色地图彰显时代魅力

长沙红色文化资源独特而丰富。据《湖南省革命遗址普查报告》显示,目前湖南普查到的红色资源点有2095处,长沙就有275处,其中伟人足迹26处、名人故居22处、工农革命热土26处、革命烈士纪念地19处。

长沙深入挖掘这275处革命遗址的红色元素和价值内涵,全过程抓好革命文物普查、修复、保护和利用,让红色资源焕发时代魅力。2020年11月,在中国红色旅游博览会开幕式上,长沙发布了《红色旅游创新发展长沙宣言》,从强化思想引领、加强规划衔接、推进保护利用、深化开放合作、优化协作机制、创新发展路径等方面推动长沙红色旅游创新发展。如今,许多革命遗址已开发成红色景区,被列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迎接了一批又一批游客前来追寻红色记忆、感受红色洗礼。

位于大围山脚下、浏阳河源头的锦绶堂,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个省级政权——湖南省苏维埃政府的旧址。1930年至1931年,湖南省苏维埃政府两度进驻锦绶堂,领导湖南人民开展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斗争,有力地促进了革命形势的发展。

2013年,锦绶堂成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百年老宅迎来新生;2021年初,锦绶堂启动了彩绘文物的保护修复工作,8月重新对外开放,文物魅力更甚往昔;4月至6月,长沙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江大河交响季 百里画廊百年歌”系列文化行动先后两次走进锦绶堂,艺术名家以实景交响诗、写生油画等形式向公众讲述锦绶堂的厚重历史,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7月19日,第六批湖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名单公布,锦绶堂入选并于9月22日揭牌;国庆假期前夕,浏阳公布了7条精品旅游线路,锦绶堂赫然在列,吸引了广大游客前来打卡。

在长沙,像锦绶堂这样的红色景区不在少数。打开“我的长沙”APP,一份长沙红色文化旅游电子地图跳入眼帘,各类红色景区串连成线,让游客一键了解长沙的红色历史文化。轻轻一点,不仅景区介绍、红色故事、影像数据、文旅攻略等要素都能查到,而且还借助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高新技术,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展示长沙红色景区风采。长沙市文化旅游广电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红色地图是推进长沙红色文化旅游电子化、数字化发展的有力举措,它系统展示了长沙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未来将推出更多红色打卡点。

讲好红色故事:红色精品创作激励人心

《半条红军被》火了,从7月长沙首演、广州巡演,到10月作为湖南首部作品亮相中国歌剧节,无不是掌声满满、泪珠涟涟。在济南,《半条红军被》获得了领导、专家、观众的一致好评。19日的演出结束后,主创和全体演职人员谢幕长达8分钟,台下众人久久不愿离去。观众孙家骐哽咽地说:“我是一个不轻易落泪的人,但是看完这部剧后,我无法平静下来。舞台非常震撼,故事特别感人。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要永远记住那些为新中国而壮烈牺牲的先烈们。”

10月15日,儿童剧《巨人计划之信仰》在长沙县田汉实验剧场上演,10个乡镇、20所小学的百位少先队员和市区的中小学生、家长、教师共同观看了演出,追忆杨开慧、许光达、田汉等革命前辈的英雄事迹。台上台下互动热烈,《闪闪的红星》《我和我的祖国》歌声此起彼伏,穿云破雾,激情澎湃。清水塘二小校长骆文辉动情地说:“演出让党史故事活起来了。孩子们通过亲身体验,铭记了这些革命者,红色文化渗透到他们心中。这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活动。”

电视剧《大浪淘沙》聚焦“大浪淘沙,始见真金”的中共一大代表;广播剧《一大代表毛泽东》深挖史料,展现尘封已久的生动细节;湘剧《国歌·时候》诠释共产党员的崇高理想和居安思危的深刻主题;花鼓戏《蔡和森求学记》颂扬“建党先声”的新民学会……长沙广大文艺工作者以文艺形式讲好红色故事,深刻的主题感染人、教育人、激励人。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长沙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江大河交响季 百里画廊百年歌”系列文化行动、“就认这个理 永远跟党走”主题宣讲让庄重浓烈的“长沙红”构筑城市最鲜明的底色。

在长沙,以“大江大河交响季 百里画廊百年歌”为主题的“实景交响诗”、交响合唱音乐会、音乐焰火晚会、灯光秀、全国油画名家湖湘写生创作展、“万里长沙”诗歌展、民族歌剧《半条红军被》等系列文化活动,让党员群众在参与体验中感悟辉煌党史、感受幸福生活。

在长沙,“专家+草根”“讲堂+村口”“理论+文艺”“线上+线下”的“四+”宣讲模式,推动党史知识和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截至9月底,全市已举行红色宣讲报告会2000余场次、基层群众面对面红色微宣讲3500多场次,直接听众280多万人,通过间接渠道收听收看人数达960万人。

深化红色教育:星城红色血脉生生不息

10月12日清晨,Y833次湘赣边红色专列从长沙站驶出。481名乘客乘坐列车前往炎陵,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这一批旅客都是党员,大家一边游览风景,一边学习党史。专列上,各个车厢都洋溢着浓厚的学习氛围。在7号车厢,红色宣讲员深情讲述《烽火岁月家国情》,令人潸然泪下;在8号车厢,大家合唱《浏阳河》《我和我的祖国》等歌曲……游客杨伏初表示:“我们车厢里开展了合唱、拉歌、朗诵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提升了我们学习党史的激情,大家感受到红色文化的魅力!”

湘赣边红色专列3月19日首发,6月18日又开通了韶山至井冈山路线,串联起毛泽东同志故居等24个红色景点、神农谷国家森林公园等20个绿色景点、炎帝陵等18个古色景点。目前专列已运营56趟,服务旅客31448人。

10月20日,走进长沙红色学院宁乡花明楼教学基地,现场的热烈气氛鼓舞着众人,原来是长沙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高新区执法大队的学员正在这里开展红色团建,大家穿上红军服装,体验革命年代的热血激情。长沙红色学院是长沙首个以“党建+高校+党媒”模式构建的红色教育长效平台,学院以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的毛泽东与第一师范纪念馆、工人夜学旧址等红色场馆为大本营,整合长沙、湖南的红色资源,搭建开放性平台,自4月底成立以来,先后接待省内外超50批次、5000人次学员接受红色教育。

浏阳河畔、湘江两岸的275处革命遗址、19639位英烈人物,是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广阔课堂、鲜活教材。长沙厚植红色记忆、红色元素的情景式、沉浸式体验学习,全方位、立体式的创新文化传播,不断为党史学习教育升温、造势。感悟初心使命的红色主题之旅,让长沙红入脑入心。

9月22日,橘子洲头毛泽东青年艺术雕塑、新民学会旧址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正式揭牌,为发挥引领作用、讲好红色故事、强化宣传教育增添助力。长沙还将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清水塘、杨开慧纪念馆等94处红色基地打造成红色教育阵群,以点带线,辐射成面,推出可感、可听、可体验的红色教育品牌,让星城大地的红色血脉生生不息。(记者 尹玮)